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夏天洗澡多洗5個部位,有你意想不到的保健功效

我們洗澡時, 往往只注意清潔自己的肌膚, 卻忽略了熱水及浴室溫度所帶來的意想不到的功效。

從中醫角度講, 洗澡時利用“水熱”條件, 適當按摩一些平時不太注意的部位, 也是一個養生過程, 對健康大有裨益。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專家, 告訴你5個洗澡不能落的保健點, 找准位置保養才能事半功倍。

受訪專家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針推科副主任中醫師 戴奇斌

頸後部

提升陽氣, 預防感冒

中醫認為, 督脈為陽脈之海, 總領一身陽氣, 而頸後部那個最凸起的地方是大椎, 為三陽、督脈之會,

也就是說, 全身的陽氣都在大椎穴處交匯。

用熱水沖洗這一要穴, 對風寒感冒、咳嗽、頭痛等都有輔助治療效果。

三角窩

降壓通便, 緩解失眠

耳朵上面有個三角區叫做“三角窩”, 這裡有兩個耳穴, 一個是角窩上耳穴, 別名“降壓點”,  位於三角窩前1/3的上部;另一個是角窩中耳穴, 別名“喘點”“便秘點”, 位於三角窩中1/3處。

洗澡時, 用熱水清洗並配合按摩對輔助降壓及緩解便秘都有很好的效果, 還有利於改善失眠。

腋下

防治循環系統疾病

腋下就是老百姓俗稱的“胳肢窩”, 有一個重要的穴位——極泉穴, 它在腋窩頂點的腋動脈搏動處。

中醫認為, 按摩極泉穴有寬胸寧神的功效, 可輔助治療冠心病、腦血管病後遺症等疾病。

按摩方法最簡單的是按壓,

用左手按右腋窩, 右手按左腋窩, 用拇指指肚選中極泉穴, 反復揉壓直至出現酸、麻、熱的感覺為度。

小腿肚

燃燒脂肪, 緩解疲勞

熱水沖洗小腿肚可快速提高體溫, 加速血液迴圈和身體新陳代謝, 有效燃脂。

同時, 小腿肚上的“承山穴”是一個有效的“解乏穴”, 用力伸直小腿或抬起腳跟時, 小腿肚上會出現一個類似“人”字型的凹陷, 凹陷的尖角處就是它。

若在沖洗的同時, 經常配合按壓此穴, 能舒筋活絡、壯筋補虛, 對緩解腰背疼痛、小腿痙攣等有很大的幫助, 在緩解肌肉緊張的同時, 還能有效消除疲勞感。

腳心

益精補腎, 防止早衰

中醫認為, 腳心的湧泉穴(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二三蹠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 當你用力彎曲腳趾時,

足底前部出現的凹陷處就是湧泉穴)是濁氣下降的地方, 經常沖洗、按摩此穴, 可益精補腎、強身健康、防止早衰。

大家洗澡時, 可兩手互相擦熱後, 用左手心按摩右腳湧泉穴, 右手心按摩左腳湧泉穴, 每次100下, 以搓熱雙腳為宜。

洗澡最愛犯的8個錯

雖然洗澡看似簡單, 但洗得不對也會傷害健康。 加拿大“CBC新聞網”列出了八大洗澡誤區, 提醒大家注意。

1

洗澡太過頻繁

過度洗浴會消滅皮膚表面對身體有益的細菌, 降低人體抵禦外來細菌和病毒的能力, 增加感染的風險。

洗澡次數過多還會帶走皮膚上用於保濕的油脂, 破壞水油平衡, 造成皮膚乾燥。

因此, 建議天熱時, 每天最多洗一次澡, 天氣涼爽時每週洗1~3次澡, 不要太過頻繁。

2

洗澡時間過久

洗澡時的熱水會對皮膚產生很大的刺激性, 洗澡時間越長, 皮膚受到的傷害就越大, 專家建議洗澡最好不要超過20分鐘。

3

使用肥皂

肥皂會破壞皮膚原有的菌群平衡, 從而降低人體的抵抗力, 導致患濕疹、痤瘡等皮膚病的風險增加。

專家建議, 最好使用有機物製成的香皂, 避免使用含有大量化學成分的抗菌皂。

4

香皂塗全身

人體各個部位的皮膚出油的水準並不同, 若把香皂或沐浴液塗滿全身, 會使出油少的部分變得更加乾燥和脆弱, 建議四肢等皮膚出油較少的部位不塗香皂或沐浴液。

5

用水直接沖臉部

臉部的皮膚比較細嫩, 水直接沖到臉上, 會對面部皮膚產生很大的刺激, 使臉部毛細血管破裂,

令面部發紅, 也更容易導致面部過敏。

6

不清洗沐浴球

一個沐浴球上可能會包含72億個細菌。 對此, 專家建議, 每次洗完澡後, 也要將沐浴球拿出浴室, 放在陽光下晾曬, 並定期消毒。

7

水質太硬

硬水中含較多鈣離子, 會加重皮膚濕疹的症狀。 專家建議在家中安裝淨化水質的設備, 或者在蓮蓬頭上安裝篩檢程式, 軟化洗澡水的水質。

8

使用生銹剃鬚刀

很多人喜歡邊洗澡邊刮體毛或刮鬍子, 但是, 長期放在浴室的剃鬚刀極易生銹, 而用鈍的剃鬚刀也會對皮膚產生較大傷害。

專家建議, 剃鬚刀放在家裡乾燥的地方, 等洗澡時再帶入浴室, 避免生銹。 ▲

本期編輯:劉雲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