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看懂血稠的身體4大預警信號

血液粘稠稱為高粘稠血症, 50歲以上中老年人容易患此病。 高粘稠血症的直接危害是引起心、腦、肺、腎等重要臟器的血液供應不足, 引起缺血、缺氧, 從而導致冠心病、腦梗死、腎衰等疾病的加劇。

但這種病發出的不適信號易被人們忽視。 其實, 血粘稠度增高是有早期預警信號的, 稍加留意就能察覺出來。 火箭軍總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胡桃紅教授介紹, 一般有四個預警信號, 能說明人體內的血液粘稠度可能偏高。 此時要引起重視, 或及時到醫院就診, 避免意外事件的發生。

預警一:晨起時頭暈但晚飯後清醒

臨床觀察顯示, 血液粘稠度高的人, 早上起床後會感到腦袋暈乎乎的, 沒有力氣, 更沒有睡醒後神清氣爽、精力充沛的感覺。 直到吃過早飯後, 大腦才逐漸清醒起來。 晚飯過後, 精神狀態反而最好, 很興奮, 有的人甚至到了半夜都沒有困意, 這可能就是血液粘稠度增高向人體發出的信號。

預警二:午飯後犯困需立即睡覺

正常人吃過午飯後都會有困倦感, 但尚可忍受。 而血液粘稠度高的人通常在午飯後馬上就犯困, 有的甚至立即需要睡一會兒覺, 否則全身不適, 整個下午都無精打采。 如果睡上一會兒, 精神狀態就會明顯好轉。 這是因為午飯後血液迴圈在加速, 血液粘稠度高的人, 大腦血液供應不足。

預警三:下蹲困難胸悶氣短

血液粘稠度高的人群中, 以肥胖者居多。 這些人下蹲比較困難, 有些人甚至無法蹲著幹活, 否則會感到胸悶氣短、呼吸不暢。 這是因為血液粘稠度高的人, 下蹲時回到心臟的血液減少, 加之血液過於粘稠, 導致血液迴圈不足, 氧氣與二氧化碳不能完成交換, 從而引起呼吸困難、憋氣等機體缺氧現象。

預警四:視力正常卻視物模糊

有些中老年人檢測視力並無異常, 但經常會出現短暫性視物模糊, 甚至突然看不清東西, 這種情況多見於65歲以上老年人。 這是因為老年人大多都血液粘稠度偏高, 血液流通不順暢的話, 營養物質和氧氣就不能及時供給視神經, 進而導致視神經和視網膜暫時性缺血、缺氧, 醫學上稱之為陣發性視力模糊。

醫師釋疑

血液粘稠度增高的誘因

1、長期大量吸煙、大量飲酒

2、肥胖、缺乏運動

3、過度悲傷、興奮、慌恐

4、長時間游泳, 身體流失大量水分

5、高血糖、高血脂, 控制不理想

6、長期食用過辣、過鹹及油膩食物

如何清除血液“垃圾”

隨著年齡的增長, 血液中會出現一些“垃圾”, 如果不及時“清除”就會使血液變得粘稠, 流通不暢, 從而影響健康。 因此, 要注意以下五點:

1、飲食要均衡。 日常以清淡飲食為主, 多攝入蔬菜、水果, 少吃零食, 避免肥胖、使過多脂肪堆積在體內。

2、運動要適度。 老年人以打太極、散步、跳廣場舞為宜, 可以幫助體內血液迴圈流通, 運動時間宜在1小時以內。

3、生活要健康。 避免吸煙、飲酒、暴飲暴食等不良生活習慣。

4、作息要規律。

堅持早睡早起, 尤其是夏季, 不要熬夜, 睡覺前不能長時間玩手機、看電腦, 會影響睡眠品質。

5、情緒要穩定。 在生活中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不能大喜大悲, 可培養一些興趣愛好, 比如聽聽音樂、打打撲克、下下棋等, 都是不錯的選擇。

(作者單位:火箭軍總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