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

老年攣縮的癥狀

老年攣縮的癥狀是生活中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癥狀, 它的發生很大一部分是因為自身機體結構老化的影響, 進而引發的肢體疼痛 , 對于老年攣縮這種疾病, 廣大的老年人要除了知道一些治療的方法, 還要知道一些老年攣縮的癥狀形成的原因, 才能更好的對老年攣縮的癥狀做出預防和治療。

老年攣縮的癥狀也是多種多樣的, 其最典型的就是缺血性攣縮和肌肉痙攣及萎縮, 它的發病率最高的, 后期的缺血性攣縮所引起的癥狀也是比較嚴重的, 下面來了解一些缺血性攣縮發病和肌肉痙攣及萎縮的知識。

缺血性攣縮

1 缺血性攣縮最早出現的癥狀, 系因運動使回心血量增加, 心房壓力升高, 加重了肺淤血。 引起呼吸困難的運動量隨缺血性攣縮程度加重而減少。

2 咳嗽、咳痰、咯血、咳嗽和咳痰是肺泡和支氣管粘膜淤血所致, 開始常于夜間發生,

坐位或立位時咳嗽可減輕, 白色漿液性泡沫狀痰為其特點。 偶可見痰中帶血絲。 長期慢性淤血肺靜脈壓力升高, 導致肺循環和支氣管血液循環之間形成側支, 在其粘膜下形成擴張的血管, 此種血管一旦破裂可引起大咯血。

3 乏力、疲倦、頭昏、心慌這些是心排血量不足, 器官、組織灌溉不足及代償性心率加快所致的主要癥狀。

4 少尿及腎功能損害癥狀嚴重的缺血性攣縮血液進行再分配時, 首先是腎的血流量明顯減少, 患者可出現少尿。 長期慢性的腎血流量減少可出現血尿素氮、肝酐升高并可有腎功能不全的相應癥狀。

1.肌肉痙攣及萎縮

肌肉或肌群間斷或持續的不隨意收縮, 造成肌肉間結締組織膠原纖維增生;限制肌肉活動,

使肌肉處于被動縮短或固定于痙攣性縮短位;加上肢體血液循環不良及活動性下降, 致使肌肉的失用性及營養不良性萎縮。 因下肢的伸肌占優勢, 故下肢攣縮時, 肢體處于伸展狀態;相反, 上肢攣縮時即處于屈曲狀態。

肌肉痙攣及萎縮

2.關節變形及固定 由于病人將肢體放置于最舒適位置或不能自主活動, 加上痙攣肌肉的牽拉, 造成關節周圍韌帶纖維化、結締組織膠原纖維增生、軟組織結構破壞、關節間隙出現骨橋, 最終致關節的肌性攣縮及變形、固定, 關節活動度(ROM)縮小。

3.笨拙的痙攣性運動或少動 因肌肉攣縮及關節變形、固定, 肢體活用性降低, 運動減少或只有簡單的移動及笨拙的痙攣性運動。 同時,

由于疾病本身或心理因素的影響, 老年病人往往不愿活動患肢, 甚至拒絕被動運動而延緩康復進程。

4.肢體疼痛 原發病及攣縮均可致肢體疼痛或陣攣, 增加病人痛苦, 使患者更不愿活動患肢而影響其功能的恢復。

老年攣縮是常見的一種老年疾病, 輕者影響會生活質量, 重者則可造成不良后果。 當然患者可以通過藥物手術以及心理治療對其治療, 而且越早治療的效果是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