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警惕!泡騰顆粒“生氣”時千萬別喝

泡騰顆粒是含有泡騰崩解劑的一種顆粒劑, 具有服用方便、起效迅速等優點, 適合老人、兒童及吞服藥物困難的患者。 但要注意的是, 沖泡騰顆粒, 要等溶解完再喝。

目前, 市場上製成泡騰顆粒劑的藥物有, 複方碳酸鈣泡騰顆粒、對乙醯氨基酚泡騰顆粒、維生素C泡騰顆粒, 主要用於感冒發熱, 補充鈣和維生素等。

泡騰顆粒都含有碳酸氫鈉和枸櫞酸、酒石酸等有機酸, 遇水可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氣體, 例如複方碳酸鈣泡騰顆粒, 服用時, 每袋顆粒劑加入50~60毫升溫開水或涼開水, 等待氣泡消失(約5~8分鐘)後, 顆粒溶解完再飲用。

如果在“生氣”時飲用, 說明藥片未完全溶解, 會持續產生大量二氧化碳, 輕度引起打嗝, 嚴重的話對老人和兒童可能帶來窒息風險。 別用茶水或飲料泡服, 可能會出現相互作用而引起不良反應或影響藥效。

另外, 泡騰顆粒劑最好現泡現喝, 有的人沖一大杯維生素C泡騰顆粒劑,喝一上午, 這會由於氧化、水解導致藥效降低或失效。

大多數泡騰顆粒宜用40攝氏度左右的溫水沖泡, 尤其是一些遇熱不穩定的藥品, 譬如含維生素C泡騰顆粒, 當水溫超過60攝氏度時, 會使維C遭到破壞, 100攝氏度的開水會使其幾乎完全失效。 但一些中成藥泡騰片如清開靈泡騰片、板藍根泡騰片, 在70~80攝氏度熱水中有效成分才能完全溶解。

還需注意的是,

泡騰顆粒含鈉較多, 心腦血管病患者使用前最好諮詢醫生。 常用泡騰片的老人要注意監測血壓, 高血壓患者服用期間應適當少吃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