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文化

老中醫周信有的看病秘方

周信有

周信有教授, 漢族, 1921年2月19日生於【山東省】牟平縣東湯村。 自幼從師習醫, 刻苦攻讀, 跟師侍診。 於1941年考取行醫執照, 懸壺于安東(現【遼寧省】丹東市), 而立之年在安東已名聲鵲起。 現任【甘肅中醫學院】教授, 兼任【甘肅省中醫學會】名譽理事, 【全國內經專業委員會】顧問、【省政協】委員等。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其中主編的《決生死秘要》一書, 在1990年6月複經【臺北】千華出版公司改譯繁體字, 更名《診斷生死秘要》在【臺灣】獨家出版發行。 並有近百篇學術論文在國內有影響的雜誌上發表。 周氏立志鑽研、治學嚴謹, 理論聯繫實際,

臨證務求實效, 對治療疑難重症有獨到經驗。 近年來, 曾潛心對肝病、心、腦血管疾病、血液病的專題研究, 取得一定成績。

【消症利水湯】

﹝組成﹞:(1)柴胡9克。 (2)茵陳20克。 (3)丹參20克。 (4)莪朮15克。 (5)黨參15克。 (6)炒白朮20克。 (7)炙黃耆20克。 (8)淫羊藿20克。 (9)醋鱉甲30克。 (10)五味子15克。 (11)大腹皮20克。 (12)豬茯苓各20克。 (13)澤瀉20克。 (14)白芽根20克。

﹝主治﹞:肝硬化代償失調所出現的水腫臌脹、肝脾腫大。

﹝用法﹞:水煎服, 每日一劑, 早中晚分三次服。

﹝加減﹞:肝病虛損嚴重, 肝功障礙, 絮濁試驗、血清蛋白電泳試驗異常, 可加培補脾腎之品, 白朮可增至40克, 另加仙茅20克、女貞子20克、鹿角膠9克(烊化)。 經驗證明, 重用扶正培本、補益脾腎之品, 證候和肝功化驗、免疫指標都能得到相應改善, 說明扶正補虛是降絮濁和提高血清蛋白的關鍵。

當然, 虛與瘀是互為因果的, 肝病虛損嚴重、抵抗力低下、微循環障礙, 又能因虛致瘀, 導致肝脾腫大, 形成症積腫塊。 故在扶正補虛的同時尚須重用活血袪瘀之品。 對此我們一般是輕重藥並重, 加重丹參、赤芍、莪朮等藥之分量。 補虛與袪瘀多是綜合運用, 不過有時有所側重罷了。

﹝典型病例﹞:李某, 男, 33歲, 靖遠電廠職工。 1986年4月經診斷為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 曾兩次因病情惡化出現腹水、吐血住院搶救。 1988年元月又因大量吐血和肝硬化腹水住進某醫院。 經住院治療3個月之久, 病情未見明顯好轉。 病人精神負擔沉重、生活無望、焦苦萬分, 乃出院於1988年4月25日來診, 出院時化驗, 表面抗原1:128, 黃疸指數17單位, 麝香草酚濁度21單位, 硫酸鋅濁度20.4單位,

麝香草酚絮狀試驗(++++), 血清總蛋白6.2%, 白蛋白2.6%, 球蛋白3.6%, 穀丙轉氨酉每325單位, 血小板汁數3.8萬/立方毫升。 證見:兩脅痛、脅下症積(肝脾腫大)、觸痛、腹脹腹水、腹大如鼓、全身浮腫、飲食不進、面色黧黑、牙齦出血、舌質暗淡、小便不利、脈弦澀, 診系肝硬化失代償期, 病情危急。 中醫辨證為虛瘀交錯、血瘀肝硬、脾腎兩虛、水津不化、水邪瀦留, 擬培補脾腎、袪瘀化症、利水消腫。 治用﹝舒肝消積丸﹞, 配服﹝消症利水湯﹞, 稍施加減, 連續服丸、湯藥3個月, 腹脹腹水消除, 諸症悉減, 肝功能已接近正常。 又服藥治療半年多, 於1989年3月6日化驗, 除乙肝表面抗原滴度為弱陽性外, 肝功能和蛋白電泳、血小板計數已完全恢復正常, 脾腫大已回縮, 諸症悉除, 身體無任何不適。
現已上班恢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