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名醫有話說NO.53:乳腺癌其實並不可怕

為什麼說乳腺癌不可怕

美國癌症學會發佈的《2015年癌症統計》的資料顯示, 在女性罹患的各類惡性腫瘤中, 雖然乳腺癌發病人數遙遙領先, 比位居第二的肺癌高出一倍多, 但乳腺癌死亡人數僅為肺癌的約一半。 或者我們換一種可能更直觀的方法表述給大家, 就是用新發病例數減去死亡病例數得到的是無瘤和帶瘤生存人群增加的數目。 那麼, 預計2015年女性肺癌生存人群會增加三萬餘人, 而女性乳腺癌的生存患者群體會增加十九萬之眾。 所以, 乳腺癌患者確實越來越多。

經過規範治療的早期乳腺癌的十年生存可達85%。

在其他癌症還在拿5年生存率說事兒的時候, 乳腺癌早已拿十年生存率說事兒了。 有資料顯示, 美國乳腺癌在Ⅰ期階段即診斷出的概率為80%多, 中國在Ⅰ期階段診斷出乳腺癌的概率不到20%。 在美國,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的乳腺癌死亡率開始下降, 在一定程度上歸功於乳腺篩查專案的推廣。 所以, 向民眾大力推廣規範的乳腺癌篩查方法, 以及向全國的腫瘤醫生反復進行規範診療程式的培訓, 都是很有必要的。

歐洲的統計資料顯示, 初診的IV期患者的5年生存為26%。 甚至不比有些癌症總體(早期加晚期)的5年生存情況差。 就是說, 在很多癌種在出現復發轉移後只能按月預計生存期的情況下, 乳腺癌是有希望按年預計生存期的。

而遵從你自己選擇的你信任的醫生的醫囑是爭取在與疾病的搏鬥中取得勝利的重要保障。

任何惡性疾病對於患者來講都絕對不是不可怕的。 最關鍵、最持久、最能深入心底的慰藉一定是來自患者最親近、最信任的人。 對於乳腺癌患者來講, 來自家人, 尤其是老公的鼓勵和關愛是患者獲取較高生存品質的舉足輕重的影響因素。

所以, 只要我們通過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 儘量降低罹患疾病的風險;只要我們通過定期體檢, 爭取有病能夠早期發現規範治療;只要家人能幫助患者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疾病的一次又一次的打擊, 配合醫生進行適度治療, 乳腺癌就沒有那麼恐怖。

乳腺癌患者是應該“拿藥當飯吃,

還是拿飯當藥吃?”

什麼是拿藥當飯吃?我們見過太多的患者家人把道聼塗説的所謂對病人有益的藥物、保健品、營養品等等一股腦地好心好意地塞給病人。 結果是, 當患者把所有的這些東西吃完以後, 就基本吃不下飯了。 這就是拿藥當飯吃。 殊不知, 俗話說, 是藥三分毒;俗話又說, 藥補不如食補;俗話還說, 人是鐵飯是鋼。 話俗理不俗。 值得大家在能夠靜下心來的時候好好琢磨琢磨。 所以, 我想說, 拿藥當飯吃的做法是要不得的。 什麼叫那飯當藥吃?以目前大陸的生活水準, 通常情況下, 恐怕難有多少人會看見飯菜歡天喜地。 而惡性腫瘤患者在沒有擺脫內心“癌症”陰影的影響時, 也會和大家遇到沉重的心理壓力時一樣茶不思飯不想。

另外, 抗腫瘤藥物, 尤其是化療的副作用, 更加重了患者對進食的抗拒心理。 但是, 我們知道, 人類經過千百萬年的進化獲得的製作食物的方法以及我們自身消化系統從大家喜愛的食物中汲取營養的方式才是最符合人體需要的營養配比的。 而足夠的營養攝入是我們配合抗腫瘤藥物抵抗疾病的重要保障之一。 所以, 我勸告患者在接受抗腫瘤治療時, 要拿飯當藥吃。 因為比起那些“營養品”來, 食物至少具有營養更均衡、價格更經濟等顯而易見的優勢。

復發轉移乳腺癌與原發性早期乳腺癌有什麼不同

1.對於多數患者及其家人的心理來講, 復發轉移的診斷會是一次比初次聽到癌症診斷時更加徹底的毀滅性打擊。

2.隨著時間的推移, 患者的身體條件可能與從前初次治療時不一樣了;

3.轉移灶的病理類型有可能與原發灶不一樣了;

4.由於每位患者既往治療不完全一樣, 所以, 後續的治療選擇會比較複雜, 而且醫生間的建議也出現比較大的差異;

5. 復發轉移乳腺癌與早期乳腺癌不一樣。 不僅僅是階段的差別, 更是結局的差別。

這個階段治療目標已經不再是治癒, 而是治療; 面對像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一樣不可治癒的復發轉移乳腺癌, 我們需要的是足夠的冷靜和耐心。 俗話說, 病來如山倒, 病去如抽絲。 俗話還說, 心急吃不到熱豆腐。 詞典中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是比喻心急就會得不償失!就是說,

我們做事情, 尤其是治病, 不急是不可能的, 但是必須按照程式、步驟進行, 必須要講究方法和策略。 否則將會在與疾病的抗爭中輸得一敗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