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詳解金銀花的各大功效及泡制方法

不同的地方叫對金銀花的稱呼也不同, 以及金銀花的枝干跟花的藥用功效也是不同的。 常常我們把話作為泡茶喝的一種藥茶。 而金銀花的分布也非常的廣, 全國很多地方都有。 但因為地區的不同對金銀花的用法也各部相同。 下面我們就來具體了解吧!

金銀花在我國的分布位置非常廣泛, 很多地域都適宜種植。 而根據各地的醫藥文化, 也就衍生出了各種不同的用法和療效。 讓我們來看看金銀花通過不同泡制后有哪些不同功效。

金銀花, 又名忍冬、銀花、雙花等, 自古被譽為清熱解毒的良藥。

它性甘寒氣芳香, 甘寒清熱而不傷胃, 芳香透達又可祛邪。 金銀花既能宣散風熱, 還善清解血毒, 用于各種熱性病, 如身熱、發疹、發斑、熱毒瘡癰、咽喉腫痛等證, 均效果顯著。 藥理研究表明, 金銀花中的有效成分主要有三方面作用:

一、抗菌及抗病毒。 即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腦膜炎雙球菌、綠膿桿菌以及流感病毒等都有明顯抑制作用。

二、有增強免疫的功能。 金銀花能促進淋巴細胞轉化, 增強白細胞的吞噬功能。

三、抗炎、解熱。 金銀花能促進腎上腺皮質激素的釋放, 對炎癥有明顯抑制作用。

金銀花飲片大致可分為生藥、炒藥、炭藥3種。 這3種制品的性味和功效有差別, 在應用上也各有擅長。

生藥是把鮮品金銀花經過日曬、陰干或烘烤等方法而獲得的干品, 也指鮮品金銀花。 生藥味甘微苦, 性寒, 善清解上焦和肌表之毒邪。 可用于溫病初期, 常與連翹、薄荷、淡豆豉、荊芥等同用, 以加強疏散清熱之力。 主要用于溫病初起發熱, 微惡風寒, 口微渴者, 代表方如“銀翹散”。

還可用于癰疽疔毒, 金銀花自古有“瘍科之圣藥”之稱。 常與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等合用, 能增強解毒消腫作用。 對于癰疽癤毒, 紅腫疼痛, 無論潰膿還是未潰膿者, 使用金銀花(用量宜重)均能起到極佳效果。 代表方有“五味消毒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