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直腸癌分期

直腸也是人身體當中一個較為重要的腸胃器官, 而直腸的主要作用就是吸除大便當中多余的水分。 但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出現直腸疾病的人群也不在少數, 甚至有一部分患者被檢測出患有直腸癌, 這是一種較為嚴重的惡性腫瘤問題。 因此這個時候來了解到關于直腸癌的分期情況也非常有必要。

直腸癌的分期實際上有幾個系統, 我們最常用的系統是A, B, C, D分期。 A期是最早, 就是侵犯到黏膜層, B期是突破黏膜層, C期可能是出現了腸周的淋巴結腫大, D期就是晚期, 可能出現了遠處的器官轉移, 比如肝臟、肺臟等等這些遠處器官的轉移。 這是一個分期系統, 叫Dukes分期系統。

另外, 還有一個分期系統是美國國立癌癥網絡, 就是NCCN。 它的分期系統就是TNM分期, 這個是臨床上最常用的一個分期, 那么也是從黏膜侵犯的層數, 到周圍淋巴結的轉移情況, 到遠處器官的轉移情況, 綜合起來判斷。 那么我們說這些分期, 實際上還分手術前的臨床分期和手術之后的病理分期, 最準確的分期應該是手術之后的病理分期。 而手術前的臨床分期, 是我們通過影像學, 病理學, 來對疾病在手術前做一個初步的臨床判斷,

大概是屬于早期, 中期, 還是晚期, 這樣對于后續的治療方案的制定非常有幫助, 而最準確的分期就是在手術之后病理的分期, 這個是我們的最終分期。

直腸癌屬于消化系統很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 一般早期直腸癌可能沒有明顯的癥狀。 隨著病情的發展,

可能會有大便帶血, 大便性狀改變, 有一些患者會有便秘或者大便次數增多。 如果直腸癌病灶比較大, 可能會引起腸梗阻。 通過腸鏡取病理檢查可以確診。 直腸癌確診之后, 如果能手術治療, 以手術根治為主。 直腸癌病灶只要不是距離肛門太近, 一般都有保肛的希望, 這樣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如果直腸癌病灶距離肛門比較近或者腫瘤病灶比較大, 局部浸潤, 有其他部位轉移。 這種情況只能考慮做姑息性的腫瘤切除或者單純的腸造瘺, 也可以起到控制病情, 緩解梗阻等癥狀。 術后需要配合放療, 化療等綜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