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宜溫補、鍛煉宜多動 秋季養生有六宜
又到一年入秋時。 時下, 我國大部分地區的“秋老虎”雖然還在發威, 但天氣已經逐漸轉涼, 大家也應該著眼於秋季的養生安排了。 為此, 記者採訪了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中醫醫院主任中醫師喬虹。
一年有四季, 四季各不同。 不管是天氣、氣溫還是環境, 不同的季節都有各自的特點, 所以養生方法及重點也是不一樣的。 喬虹說, 秋季, 氣溫開始降低, 雨量減少, 空氣濕度相對降低, 氣候偏於乾燥。 秋氣應肺, 而秋季乾燥的氣候極易傷損肺陰, 從而產生口乾咽燥, 乾咳少痰, 皮膚乾燥, 便秘等症狀, 重者還會咳中帶血,
飲食宜溫補
喬虹說, 經過了一個炎熱的夏季, 人們可能食涼性食物要多一些;而到了嚴寒的冬季, 人們就對熱性食物比較偏愛。 因此, 在介於兩者之間的秋季, 大家應該注意多食溫性食物, 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秋宜溫”。
日常生活中, 常見的溫性食物有:番茄、雞蛋、紅薯、南瓜、荔枝、冬瓜、茄子、牛肉、羊肉、雞肝等。
平時宜清補
喬虹認為, 想要預防秋燥、養好心肺, 除了上述的飲食外, 平時還應該輔之以滋陰潤肺的一些蔬菜和水果, 如:蘿蔔、百合、芝麻、大棗、苦瓜、蓮藕(熟食)等。 在水果方面, 雖然蘋果是比較普遍而且受大家歡迎的, 但是秋季卻不宜多食蘋果, 一天一個就差不多;秋梨雖然吃著比較涼, 但是它具有潤肺去燥及止咳的作用, 是秋季比較好的水果選擇。
鍛煉宜多動
喬虹強調, 秋季宜多運動。 通過運動, 可以提高我們的心肺功能, 所以秋天一定要勤勞些, 多多運動。 可以選擇太極、瑜伽、慢跑等不劇烈的運動來鍛煉身體;同時, 由於秋天的空氣是比較清新的,
皮膚宜保濕
喬虹說, 在秋季, 皮膚乾燥, 嘴唇乾裂、掉皮等令很多人頭疼。 因此, 應該更換適合秋季的護膚產品, 而且不宜每天都洗澡, 一個星期洗三四次就可以。 除了日常皮膚護理保養之外,
情緒宜常樂
喬虹指出, 秋季的情緒養生也非常重要。 秋季, 落葉調零, 秋風瑟瑟, 給人的感覺是比較沉悶、比較淒涼, 我們的心情很容易受到這方面的影響,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多加注意自己的情緒。 只有心情好我們的身體才會更好。 大家可以多和朋友聚在一起互相傳遞正能量, 多看些陽光的書籍或者電視、電影。 也可以在有條件的時候, 多去南方的一些景點和城市旅遊, 一方面疏解心中的鬱悶之氣,
起居宜保暖
喬虹著重指出, 秋季晝夜溫差比較大, 尤其是在北方, 很多人不注意就會中風、感冒或者引發腸胃病, 所以, 我們在起居時一定要注意保暖;晚上睡覺的時候, 要蓋好被子(尤其腹部、腳部), 以免著涼。 在進行健身和劇烈運動後, 更應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