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多次腦出血會加速老年癡呆

醫學指導/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腦病科主任陳俊拋教授

在微信朋友圈, 尋找走失老人的尋人啟事越來越多, 而這些走失的老人, 大多是老年癡呆患者。 根據國際阿爾茲海默病協會2015年的報告, 估計每年新發癡呆病例990萬, 也就意味著每3秒鐘就新增加一例。

昨天是世界老年癡呆日。 專家介紹, 老年癡呆, 除了腦變性疾病引起的阿爾茨海默病性癡呆, 還有腦血管病和內分泌疾病引起的老年癡呆。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 在一系列的腦出血、腦栓塞之後, 可能會迅速發展成癡呆, 一次大面積的腦梗死也可能會引起癡呆。

專家提醒, 老年癡呆雖然具有不可逆性, 但如果及早預防, 可以避免或延緩。

文/廣州日報記者黃蓉芳 通訊員吳劍鵬、吳佳儀

病因分析

腦血管病、內分泌疾病等都是致病原因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腦病科主任陳俊拋教授介紹, 我國流行病學統計資料顯示, 目前全國65歲以上老年癡呆症的發病率為4.8%, 並且患病率隨著年齡的升高呈顯著增長趨勢:75歲以上達8.26%, 80歲以上高達11.4%。 老年癡呆的患者女性多於男性, 60歲以上女性患老年癡呆通常是男性的2到3倍。

“很多人以為, 老年癡呆, 就只是阿爾茨海默病性癡呆。 ”陳俊拋分析, 其實, 導致老年癡呆的原因主要包括四個因素:

第一, 腦血管病是老年癡呆較為常見的病因。

常見的有腦梗死後癡呆、皮質下血管性癡呆、急性發作性腦血管性癡呆。 “在一系列的腦出血、腦栓塞之後, 可能會迅速發展成癡呆, 另外, 也可能會由一次大面積的腦梗死而引起癡呆。 ”

第二, 腦變性疾病。 最為多見的是阿爾茨海默病性癡呆。 這種癡呆, 發病緩慢, 為逐漸進展的進行性癡呆。 除此之外, 還有皮克病、廷頓舞蹈病性癡呆、進行性核上性麻痹、帕金森病性癡呆等。

第三, 內分泌疾病。 比如, 甲狀腺功能低下症和副甲狀腺功能低下症, 都可能引起癡呆。

第四, 遺傳因素。 老年癡呆患者的後代有更多機會患上此病。

高危因素

不愛運動、酗酒抽煙、嗜好肥甘飲食等

陳俊拋提醒, 患上老年癡呆的人群, 主要有以下七個特點:

1.不愛運動,

懶散的人。

2.患有代謝症候群的胖人。 一項最新的調查顯示, 卡路里攝取量最高的那組人與攝取量最低的那組相比, 罹患認知障礙症的風險要高出約1.5倍。 高熱量會使人發胖, 並容易患上代謝症候群, 容易引發三高症狀, 加大日後罹患認知障礙症的風險。

3.酗酒、抽煙的人。 酗酒會導致體內酒精過多, 肝臟來不及分解, 影響到大腦血液迴圈;抽煙對健康有百害無一利, 抽煙會令日後罹患該病的風險加大5倍。

4.嗜好肥甘飲食的人。 多食肥甘之物, 其所含大量的脂質、飽和脂肪酸、膽固醇會加大罹患認知障礙症的風險。

5.年齡大的人。 年齡越大老年癡呆的發病率越高, 有癡呆家族史的人得癡呆的風險是其他人的3倍。

6.患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動脈粥樣硬化的人。

7.有抑鬱病史、興趣狹窄、精神創傷、受教育程度低、家境貧困的人更容易患老年癡呆。

預防

做菜、畫畫等都是好辦法

陳俊拋提醒, 老年癡呆雖然具有不可逆性, 但如果及早預防, 是可以避免或延緩的。 他認為, 要預防或延緩老年癡呆, 要注意以下10點:

1.飲食均衡, 避免攝取過多的鹽分及動物性脂肪;

2.適度運動, 常做一些精巧的手工, 做菜、吹奏樂器、畫畫等都有預防癡呆的效果;

3.避免過度喝酒、抽煙, 生活有規律;

4.預防動脈硬化、高血壓、肥胖;

5.防止跌倒, 頭部摔傷可導致癡呆;

6.對事物常保持高度的興趣及好奇心, 應該多做些感興趣的事及參加公益活動、社會活動等來強化腦部神經;

7.要積極用腦,

讀書發表心得、下棋、寫日記、寫信等都是簡單而有助於腦力的方法;

8.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找到自己的生存價值;

9.保持年輕的心, 適當打扮自己;

10.要以開朗的心情生活, 避免過於消極, 不要經常唉聲歎氣。

治療

明確病因針對治療

陳俊拋說, 如果發現或懷疑患有老年癡呆, 務必到正規醫院進行診治, 針對不同病情制定個體化、人性化治療方案, 醫、患、家屬三方的重視缺一不可。 “只要及早干預, 可以做到盡可能地延緩老年癡呆的進程。 ”

首先, 癡呆治療應明確病因, 針對病因治療。 如葉酸、維生素B12缺乏導致的癡呆需補充葉酸和維生素B12;甲狀腺功能低下導致的癡呆應當進行激素替代治療;腦卒中導致的癡呆應當積極治療腦卒中。

其次, 藥物對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