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越訴苦,越得不到同情

有的人無論在什麼單位工作, 只要遇到不順心的事情, 就習慣性地向別人倒苦水, 總是希望別人能幫忙, 替他化解困難。 結果可想而知, 同事們只會疏遠他。 職場中有另一類人, 他們獨立自強, 再大的困難也不會想到逃避, 而是琢磨著怎樣解決, 這樣的人, 即使他不向人求助, 卻總能引來周圍人的援手。
這並不難理解。 前者心存“受害者意識”, 希望得到別人的同情, 這反而引起了他人的反感;而後者則持有積極向上、獨立自強的信念, 博得了人們的尊重, 於是主動伸出了援手。
這種受害意識是正常的心理過程,
因為每個人都是從小就無條件地受到父母的積極關注, 心理的發展過程經歷了從“完全的自我意識”到逐漸學會區別自己與他人、學會體會他人的心情與思想、到站在他人的立場上思考問題的過程。 一個生理成熟的個體如果總是希望他人無條件地去關注或
幫助他, 那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現。 誠然, 每一個成年人都不由自主地渴望獲得與年幼時相似的無條件關注, 但成人的世界需要更加理性的思維邏輯和行事規則, 儘管內心深藏著期望, 行動上還是需要自我約束, 這樣才符合社會規則。 所以, 這位“受害意識”深重者沒有得到她期望的幫助, 也就很好理解了。
而獨立自強的人, 恰恰是努力讓自己的行為符合成年人行事規範的人。
他們所承載的負擔, 周圍人能感同身受;而他們為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負荷所做出的努力, 周圍人也能感同身受, 故而容易引起彼此的共鳴, 贏得尊重。
以心理諮詢中認知療法的思想來看, 一個人當把任務責無旁貸地承擔下來時, 這種積極的認知方式, 就已經決定了他的處事方式會更傾向於理性, 因為他沒有把這項任務看作是負擔, 他首選的解決問題的方案也不會是推卸責任。 於是, 我們經常看到越是自信的人, 困難的任務反而越能激發他的鬥志與能量。
習慣求助的人, 如果勇敢地承擔起責任, 很快就會發現, 那個令人不堪的包袱, 並不像想像的那麼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