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痛風來“敲門” 合理飲食是關鍵
“睡到半夜左腳踝關節疼得不行, 這是怎麼回事啊?”日前, 35歲的張先生一瘸一拐地走進醫院就診, 醫生檢查後確診其為痛風急性發作, 導致痛風發作的直接原因就是頭天晚餐進食了大量酒肉。 據山東省濟寧市中醫院風濕病科副主任醫師孔祥民介紹, 近年來因生活方式不健康所導致的痛風發作病例數量日益增多, 夏季進食大量海鮮、啤酒後會使體內嘌呤含量增加, 進而形成尿酸, 導致痛風病。
什麼是痛風?孔祥民解釋, “痛”指疼痛, “風”指像風一樣迅速出現症狀, 痛風發病前可無任何徵兆, 疼痛在短時間內迅速達到高峰,
合理飲食是關鍵
不管是否有痛風, 正確的飲食結構對人體健康都十分重要。 孔祥民為痛風和高尿酸血症患者總結了七個字:“少葷多素不飲酒”。 “少葷”指少吃海鮮、動物內臟等肉食, 各種肉類、淡水魚也是高嘌呤飲食,
鍛煉身體要適度
孔祥民說, 積極運動可以調動人體的代謝功能。 中醫認為, 動屬陽靜屬陰, 運動可以升發人體陽氣, 增強抵禦外邪的能力。 對於患有痛風和高尿酸血症的患者, 更是需要積極適度運動, 通過合理的運動可控制影響痛風相關的血糖血脂血壓指標異常。
別貪涼勿勞累
受寒、過度勞累都有可能使人體的神經調節紊亂、體表及內臟血管收縮, 包括腎血管收縮, 從而引起尿酸排泄減少。 因此, 痛風患者在夏季應避免受寒、注意勞逸結合。 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過分勞累和精神緊張。 痛風患者應做好保暖工作, 儘量少游泳, 以免尿酸沉積導致痛風發作。 室內的空調溫度不宜過低, 特別注意不要將風口直接對著關節吹。
藥茶按摩來幫忙
孔祥民推薦幾款中藥茶飲, 有加速尿酸排除, 防治痛風發作的作用。 鮮竹葉白茅根飲:將鮮竹葉和白茅根洗淨後, 沸水沖泡30分鐘, 代茶飲, 有利尿作用;葛根10克, 茯苓6克, 枸杞10克, 薏苡仁6克, 每天一劑, 或泡或煮, 當茶來喝, 可加速尿酸排出;木瓜車前薏米飲:木瓜30克, 幹車前草30克, 薏苡仁20克, 煎煮去渣後當茶飲, 有降低尿酸, 防治痛風的作用;荷葉茶:幹荷葉泡茶飲用, 有清熱健脾利濕的作用。
自我按摩以下穴位有補腎降低尿酸、控制痛風發作的功效。 太溪穴位於足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