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健康

年末如何選擇飲料

在多種食品安全問題中, 飲料中的食品添加劑始終受到消費者的強烈關注, 特別是今年六月, 國家質檢總局發佈了“食品添加劑生產監督管理”新規之後。 新規規定所有食品添加劑成分必須要在包裝上毫無保留地進行明示, 猶抱琵琶半遮面的食品添加劑, 幾乎是一夜之間“赤裸裸”地呈現在了消費者面前, 各種拗口的添加劑名稱, 讓不少消費者心存畏懼。 其實食品添加劑的存在一直就有, 也很正常, 我們完全沒必要談虎色變, 只要增加對食品添加劑的瞭解、妥善選擇, 就可以既喝到喜歡的飲料,

又避免受到化工產品的傷害了。

選擇不含添加劑的純天然飲品

選擇純天然飲品可謂是拒絕食品添加劑傷害的治本之法, 如今市場上的純天然飲品種類也比較多, 例如礦泉水、純果汁、巴氏奶和酸梅湯等。

不過要注意的是, 在選擇水的時候, 一定要選擇純天然的礦泉水,

而不是改頭換面的“礦物質水”。

巴氏奶由於採用低溫殺菌法, 保質期只有幾天, 若在較高室溫下存放時間過長, 不但風味會變差, 甚至會發生酸變。 所以巴氏奶買回後需要冷藏, 開啟後也要儘快喝完。

而酸梅湯的選擇則需要注意甄別品牌, 目前市面上比較流行的純天然酸梅湯品牌當屬以九龍齋為代表的老字型大小。 源自清代宮廷的九龍齋始終堅持以純天然原料熬制酸梅湯, 採用了UHT超高溫殺菌、高溫無菌灌裝技術, 不加任何添加劑, 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了酸梅湯原有的解油膩、降血脂及補充微量元素等保健功能。

除此之外, 家庭自製的豆漿、果汁等也是健康上佳之選, 不過這類飲品除了對生產工具有要求外,

保質期也更短, 儘量要在製成幾小時內喝完才能獲得最佳營養。

瞭解各種添加劑

當然, 在飲品市場上, 純天然飲品只佔據了其中的一小部分。 其實, 在國家標準範圍內使用的食品添加劑, 從理論上講是無害的。 那麼, 我們就來看一下飲料中的各種常用添加劑到底是什麼吧。

防腐劑:以化學合成的苯甲酸鈉、山梨酸鉀為主。 我國對防腐劑規定的限量標準非常嚴格, 如我國規定苯甲酸鈉限量為, 按一個成年人每天喝一升飲料計算, 攝入苯甲酸鈉為200mg, 低於國際規定的ADI值。 所以, 防腐劑的合理使用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反而能夠防止因食品腐敗給人體帶來更大的傷害。

色素:我國目前使用的食用色素分為食用天然色素和食用合成色素兩大類。

天然色素是從植物、微生物、動物等的可食部分用物理方法提取精製而成, 安全性好, 有的還具有營養價值;而合成色素是用化學方法從煤焦油中提取合成的, 不僅沒有營養價值, 大多數還對人體有害。 所以應儘量選擇天然色素著色的飲品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