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上尿路包括什麼

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 都有患有尿路感染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 如果家長不注重寶寶私處的清潔, 也會患有尿路感染的疾病。 尿路感染又分為上尿路與下尿路感染兩種上尿路是腎臟和輸尿管, 下尿路是我們的膀胱與尿道。 本文介紹了上尿路的結構和功能損傷的鑒別, 不瞭解的可以來看一看。

上尿路包括雙腎、輸尿管

腎臟的功能主要是濾過功能和內分泌功能

輸尿管的功能當然是把腎臟濾過的尿液導至膀胱

下尿路包括膀胱、尿道

上尿路結構和功能損害的鑒別診斷:

1.前列腺增生症發生於50歲以上男性, 有排尿困難、尿瀦留, 嚴重者引起腎、輸尿管擴張積水。 直腸指診、膀胱鏡檢查、膀胱造影可明確診斷。

2.膀胱頸梗阻女性有排尿困難和尿瀦留, 肛門周圍皮膚及會陰部感覺正常, 膀胱鏡檢查或尿流動力學檢查可鑒別。

3.先天性尿道瓣膜多見於小兒,

有排尿困難、尿瀦留。 尿道鏡檢查或尿道造影可鑒別。

4.女性壓力性尿失禁逼尿肌功能正常, 尿道阻力降低, 膀胱頸抬高試驗陽性, 膀胱尿道造影可見膀胱尿道後角消失, 膀胱頸位置降低。

5.尿道狹窄可為先天性或後天性, 以排尿困難為主要表現。 尿道探子檢查有明顯狹窄段, 尿道造影可明確診斷。

6.膀胱頸部梗阻排尿困難多伴有排尿疼痛, 在排尿過程中可突然發生尿流中斷現象。 超聲檢查可見強回聲。 膀胱區平片見不透光陰影。 膀胱鏡檢查可明確結石大小、數目。

7.膀胱癌位於膀胱頸部、三角區附近的帶蒂腫瘤因堵塞尿道內口可引起排尿困難、尿瀦留等症狀。 但病人一般有間歇性無痛性血尿, 尿脫落細胞檢查可發現癌細胞。

IVU可見膀胱區充盈缺損, 膀胱鏡檢查可直接明確腫瘤的部位、大小、數目, 並可同時取活組織檢查。

1.病史

①排尿功能障礙伴排便功能紊亂(如便秘、大便失禁等)者, 有神經病變的經原性膀胱的可能。

②注意有無外傷、手術、糖尿病、脊髓灰質炎等病史或藥物應用史。

③注意有無尿意、膀胱膨脹等感覺的減退或喪失, 如膀胱的感覺有明顯減退或增喪失, 即可確診為神經原性膀胱。

2.檢查

①當有會陰部感覺減退, 肛門括約肌張力減退或增強時就可確診為神經原性膀胱, 但缺乏這些體征也不能排除神經原性膀胱的可能。

②注意有無脊柱裂、脊膜膨出、骶骨發育不良等畸形。

③有殘餘尿, 但無下尿路機械性梗阻。

④電刺激脊髓反射試驗, 此法主要試驗膀胱和尿道的脊髓反射弧神經是否完整(即下運動神經元有無病變)以及自大腦皮質至陰部神經核(脊髓中樞)的神經元有無病變(上運動神經元有無病變)。 因此, 這個試驗即可診斷是滯為神經原性膀胱, 又可區分下運動神經元病變(逼尿肌無反射)和上運動神經元病變(逼尿肌反射亢進)。

緩解方法

事實上, 幾乎所有神經系統的病變都可以影響膀胱功能。 而控制膀胱功能的神經系統, 是包括中樞和周邊的各種神經組織, 所以只要有一部分的神經組織受到傷害, 就可能影響膀胱的功能,

如中風、巴金森症、多發性硬化症、糖尿病、脊髓膨出、脊髓外傷或手術、骨盆腔的外傷或手術等等, 都可能影響膀胱功能。

此外, 不良的排尿習慣、器官老化、發炎或焦慮等因素所造成的神經機能退化, 都會影響膀胱功能, 造成了神經源性膀胱。

所以防止神經損傷及防止神經機能退化是預防神經源膀胱的可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