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

冬季這麼洗澡小心肌膚造旱情!

女性朋友們冬季洗幾次澡呢?你們會洗澡嗎?這些問題可能對一些美眉來說會感覺有點“愚蠢”, 洗澡誰不會啊, 從小洗到大, 都不知道洗過多少回了。 但是洗澡是一回事, 健康洗澡又是另一回事。

你會洗澡嗎?

不少網友表示, 自己每兩天至少洗一次澡。 在專家眼裡, 這樣的沐浴方式卻是對皮膚的一種傷害, 很容易出現“肌膚旱情”。

冬天洗澡, 有不少學問

據甬上皮膚科醫生介紹, 皮膚是人體的天然外衣, 皮膚最外層是角質層, 角質層對於皮膚屏障功能的完整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角質層上面有一層皮脂膜, 是由皮脂、汗液和表皮細胞分泌物乳化而形成的半透明乳狀薄膜, 皮脂膜中的游離脂肪酸、乳酸鹽、尿素和尿酸為天然的保濕因數, 對皮膚起保濕作用。 角質層和皮脂膜可以防止皮膚水分的丟失。

冬季人體分泌的皮脂及汗液減少, 皮脂膜明顯減少,

水分丟失明顯。 如果這時再經常洗澡, 更容易破壞角質層, 導致表皮受損, 引起皮膚乾燥、鬆弛, 甚至有幹皮症、瘙癢症出現。

專家建議, 除了油脂分泌旺盛的油性皮膚人群, 可以選擇每天洗澡外, 中性膚質人群的洗澡頻率應控制在2-3天一次, 而本身皮膚乾燥、缺水的幹性膚質人群, 3-5天洗一次澡比較合適。 對於每天非洗澡不可的人, 建議可進行局部清洗, 或是儘量只用清水沖洗, 隔天再用沐浴露。

專家特別提醒, 洗澡時最好把水溫控制在32~35度為宜。 水溫超過45度便過高, 高溫的沐浴會產生過強的去油力, 損害皮膚的表層細胞。

選擇沐浴產品

選擇沐浴產品也很重要。 許多人喜歡用泡泡多、洗淨力強的皂類、沐浴露洗澡, 但在秋冬季節,

這樣做容易對皮膚造成傷害, 降低皮膚的保護能力。 應選擇滋潤型的沐浴用品, 如偏中性的沐浴露、沐浴皂。 洗後若有滑滑的膚感, 並不代表洗淨力不夠, 而是產品本身在皮膚表面形成的保護膜。

沐浴後, 最好用溫水沖一遍或用冷毛巾擦拭全身, 可刺激毛細孔、汗腺、神經和血液的暢通, 也不易感冒。

皮膚經沐浴後, 天然皮脂會被洗掉, 皮膚暴露在空氣中, 很容易失去水分, 變得乾燥。 所以, 要及時塗抹潤膚產品。 尤其是肩背部、手肘、小腿、膝蓋等常伸縮多皺褶部位, 或腳後跟等沒有皮脂腺的部位。 這些部位會比其他地方更容易乾裂、瘙癢, 在保養上要更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