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養陰的中藥有哪些呢

老話常說“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在秋冬時節進補的主要原因, 可見老祖宗的養生之法還是非常有道理可循的。 我們經常都會提到滋陰這個詞, 滋陰意味著身強體壯, 滋陰也就是養陰, 那麼能夠滋陰養陰的中藥都有哪些呢?下面就為大家簡單的介紹幾種, 我們一起來看看。

麥冬 麥冬味甘、微苦, 性微寒, 歸心、肺、胃經, 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的功能, 多用於治療肺燥乾咳, 虛癆咳嗽, 津傷口渴, 心煩失眠, 內熱消渴, 腸燥便秘等病症。

南沙參 南沙參味甘, 性微寒, 歸肺、胃經, 功能養陰清肺、化痰益氣, 多用於治療肺熱燥咳, 陰虛勞嗽, 乾咳痰黏, 煩熱口乾等病症。

西洋參 西洋參味甘、微苦, 性涼, 歸心、肺、腎經, 具有補氣養陰、清熱生津的功效, 常用于治療氣虛陰虧導致的內熱、咳喘痰血、心煩、神疲乏力、口燥咽乾等病症。 另外, 西洋參也有一定的調節血糖的作用。

百合 百合味甘, 性微寒, 歸心、肺經, 功能養陰潤肺、清心安神, 多用於治療陰虛久咳, 痰中帶血, 虛煩驚悸, 失眠多夢, 神情恍惚等病症。

生地黃 生地黃味甘, 性寒, 歸心、肝、腎經, 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 多用於治療熱病舌絳煩渴, 陰虛內熱, 骨蒸潮熱, 內熱消渴, 吐血, 衄血, 發斑發疹等病症。

上面為大家介紹的幾種中藥材都是能夠起到良好的養陰之功效的。 需要在秋冬時節進補的朋友們不妨在日常的食療飲食中添加一些以上所介紹的藥材, 相信對於強身健體、滋陰補腎都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 另外, 也可以在中醫的指導下用中藥材配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