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尿頻不一定是腎虛 腎虛更不等於腎病

生活中, 頻繁跑廁所總帶給人難以啟齒的尷尬, 最怕身邊同事、熟人會投來“不可描述”的眼神……尿頻, 果真是腎虛麼?

最近, 還不到40歲的羅先生突然發覺排尿次數增多, 晚上也得起夜一兩次, 可真正想尿時, 卻並非那麼暢快, 腰背還酸脹不適。 “難不成是大夥說的腎虛?”本來想找中醫瞧瞧時, 服務台的導醫建議他到泌尿外科就診。 原來是前列腺的問題, 治療了一段時間果然有了起色。

協和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李文成介紹, 正常成人日間平均排尿的話, 男性是4-6次, 女性為3-5次, 夜間就寢後是0-2次。 而尿頻通常是指成人排尿次數達晝夜多於8次,

夜間多於2次, 平均尿量少於200毫升。 不同情況下, 以上資料偶有出入。

在生理情況下, 如果大量飲水, 尿量也會隨之增多, 自然排尿次數也會增多, 但這並非病態, 無需過於擔心。 如果喝水量一般, 卻動不動想尿, 那就可能是疾病性質的尿頻了。

那麼何為腎虛呢?腎虛是中醫辨證中的專有名詞, 是對一類疾病症狀的總結, 雖然腎虛包含“尿頻”這一項, 但兩者並非一一對應的關係。

湖北中醫藥大學陳國權教授認為“五臟六腑皆可致尿頻”, 有尿頻不用太過糾結補腎, 要明確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從臨床上看, 腎虛常表現為腰膝酸痛, 畏寒肢冷, 失眠多夢, 潮熱盜汗, 陽痿及不孕等。

而腎病是指腎臟器官的疾病和損傷,

尿常規中泡沫多, 蛋白尿增加, 或偶然發現高血壓等皆可提示。

記者祁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