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抽東症到底是什麼

抽動症其實是小兒最常見的一種問題, 尤其是在兒童期的話, 這種疾病發病率相對來說比較高, 常見的表現是, 患者會出現炸眼擠眉, 呲牙, 做怪相, 點頭, 軀體扭曲等等這些抽動的動作, 如果說抽動的頻率比較快嚴重的話, 那麼對患者的學習生活, 都會造成一些不良影響。

一、簡介

小兒抽動症又名習慣性痙攣綜合征(habitual spasm syndrome)、抽動綜合征(tic syndrome)、短暫性抽動障礙等, 是發生在兒童期的一種肌肉抽動性疾病。 發病率較高, 為1%~7%, 有報導達4%~23%者。 多見於學齡前及學齡早期的兒童。 男性明顯佔優勢, 男女之比為3∶1~4∶1。 多呈良性經過, 也有難治性患者。

二、症狀體征

多發生在5~10歲的男孩。 為一種突然、短暫、重複、刻板的一組肌肉或兩組肌肉的抽動發作。 表現為眨眼、擠眉、齜牙、做怪相、聳肩、轉頸、點頭、軀體扭動、手臂搖動或踢腳、下肢抽動等, 情緒緊張時加劇, 精神集中時減少, 睡眠時消失。 在一個時期以某一組肌肉抽動為主, 表現為同一個症狀;但在另一時期又表現出另一組肌肉的抽動, 即症狀的變化性。 病程持續數月至1年。 抽動的頻率和嚴重程度不一, 輕者對患兒學習和生活環境無影響, 重者影響學習、擾亂環境, 甚至不能在教室中上課。

三、兒童抽動症作分型

1.急性單純性(或一過性)兒童抽動症 抽動症開始的症狀大多數為簡單性、不隨意性的運動抽動, 極少數為單純發聲抽動。 常見的眼、面部抽動表現為眨眼、擠眉、翻眼、咬唇、張口、點頭、搖頭、伸脖、聳肩等。 少數單純發聲抽動表現為反復咳嗽、清嗓子、發出哼聲。

症狀可在數周或數月內波動及轉移部位。 多在12歲前發病, 最多見的是眨眼。 症狀持續2周~1年即可自然消失。 體格檢查包括神經系統檢查, 通常無異常發現。

2.慢性單純性兒童抽動症 15歲以前發病者多, 成人少見。 表現為一組或兩組肌肉抽動, 無過多的變化。 持續時間很長, 可終身存在。

3.亞急性或持續性的單純或多發性抽動 可見于兒童期、青春期。 單純性者, 一組或兩組肌肉抽動持續1年以上, 至青春期自然消失。 多發性抽動有發聲者, 至青春期症狀是否消失不一定, 此要與多發性抽動-穢語綜合征(Tourette綜合征)相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