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明明20個月之際而談媽媽的十點轉變

轉眼間, 明明小朋友己滿20個月了, 再有四個月, 明明小朋友就滿兩周歲啦!去年此時的明明, 還是一個不會走、剛會站的小朋友, 明明的一舉一動、一笑一哭, 媽媽還歷歷在目, 仿佛就是昨天, 彼時的媽媽在想, “時間過得快一些啊, 明明快快長大啊”;而今年此時的媽媽則在想, “時間老人, 請您走得慢一點吧, 讓我再多享受享受與明明同處的時光吧!”20個月的明明, 變化還真不少, 不過媽媽每天都以日記的形式記在微博中了,所以這里就偷偷懶, 不再總結了;取而代之的, 媽媽要給自己一個總結, 20個月的為人母,

仔細想想, 媽媽的改變還真不少, 總結起來, 有如下十點吧!

舒適隨意的穿衣:

雖說媽媽不是不化妝、不打扮不出門的人, 但在沒有明明之前, 這出門穿衣, 怎么也得注意一點, 怎么也得什么場合穿什么衣服吧!說得不好聽, 在中國之時, 媽媽我也是穿著職業裝上班的人哪!可如今有了明明,

隨著明明的長大以及活動范圍的擴大, 媽媽每天的著裝就是運動褲加T恤, 一年四季都是如此, 為的就是更好地陪明明、做明明的大朋友, 跟著小朋友隨地坐、隨處蹲、爬上下低、每天幾百個蹲下站起, 來得方便, 不用在意衣服臟、衣服緊或衣服不合體。

簡單快速的飲食:

記得沒有明明之前, 雖說媽媽獨自一人的午餐, 很多時候也是在打發, 但一人享受的小資生活也還是比較頻繁, 為了吃一餐餃子, 媽媽自己會忙碌一個上午(和面、和餡、搟餃皮、包餃子、煮餃子), 然后細嚼慢咽地獨自享受一番。 如今有了明明, 小朋友的飲食不能打發, 于是媽媽的飲食又開始了從快從簡的作風, 怎么快怎么來, 怎么方便怎么來, 至于是不是想吃、是不是合口、是不是精致, 都另當別論, 只要吃飽、營養保證就好。 不但吃得簡單, 而且吃的速度之快, 明明小的時候, 是不知道此時乖乖的小朋友下一分鐘會是什么情況, 所以速戰速決, 否則小朋友鬧起來可能連飯都吃不上;而現在明明大了,

速戰速決為的是能夠多一點自己的時間和空間。

不斷提升的廚藝:

自明明6個月大添加輔食以來, 每一餐都是媽媽牌的, 以至于現在的明明, 根本不喜歡吃外面的飯菜, 只喜歡媽媽親手制作的。 不過話說回來, 外面的飲食, 給明明吃著,

媽媽也不是很放心, 這樣一來, 對媽媽廚藝的要求就越來越高了, 一般的炒燉煮煎, 都難不倒媽媽, 但這面食類, 雖說媽媽或多或少也會做一些, 但因為偷懶一直是買現成的吃, 可現在明明也參與進來了, 媽媽可就不能馬虎了, 外面買的餃子包子餛飩, 不放心肉餡, 那就媽媽親手包吧!超市里的面包吃厭了, 那就媽媽親手做吧!不但要親手制作, 而且還得變著花樣地做小朋友愛吃的東西, 廚藝就是這么漸長的。

久經考驗的耐性:

媽媽一貫是個追求效率的人, 工作、學習、生活都是如此, 而且一些事情真的是很沒有耐心, 但如今因為明明的改變, 可以用久經考驗的耐性來形容。 媽媽喂完一碗飯只需要10分鐘, 而明明自己吃則需要1小時(甚至更長);媽媽抱著上下樓, 只需要兩分鐘, 而明明自己上下則需要10分鐘(有時邊走邊玩需要更長的時間);媽媽給洗臉只需要幾秒鐘, 而明明自己洗臉則需要好幾分鐘......生活中這樣的事例太多太多, 為了明明自己的學習與成長, 在這些事情上, 媽媽只能耐心十足地等待,做個不急不躁的好媽媽。

拖拖拉拉的習慣:

追求效率的另一面,媽媽以前是個今日事今日畢的人,晚上不管再晚,只要想到哪件事該做而沒有做,一定會爬起來完成,這樣才可以踏踏實實地睡覺。而如今,每天忙忙碌碌,沒有閑下來的時候,到了晚上睡覺前,還會想起來有很多事情沒有做,于是總給自己找借口,事情是永遠做不完的,這些事明天做也可以,今天太累了,要好好休息一下。久而久之地,拖拖拉拉的習慣就養成了。

逐漸偏移的重心:

這一點就不必多說了,沒有明明之前的二人世界,媽媽的重心是爸爸,做飯要考慮爸爸是不是愛吃,出去玩要考慮爸爸是不是喜歡,爸爸喜歡吃某樣菜,不管多麻煩、耗時多久,媽媽都會為爸爸做。而如今,爸爸在媽媽心中的位置已經逐漸被明明小朋友取代了,太麻煩的菜不愿意做,出去玩也只考慮明明,一切以明明小朋友為重。不過,雖說媽媽心中的重心有所偏移,但爸爸的位置還是無人可以取代的。

心理壓力的增大:

記得這是明明剛滿月的時候,一位阿姨對媽媽說的話,當時的媽媽體會還不深,但經歷了20個月做媽媽的歷程,現在覺得真的是句句都是至理名言啊!沒錯,做了媽媽后,自己的心理壓力就增大了。

【不能生病】媽媽生病了,就沒人照顧明明、沒人陪明明玩、沒人給明明做飯吃了。

【不能勞累】因為每天都要迎接精力充沛、永不知累明明小朋友的挑戰。

【不能分心】否則在照顧明明或陪明明玩的過程中,可能就會犯錯誤。

【不能偷懶】要做個24小時待命、隨叫隨到的好媽媽,而且明明的需求一定要盡力滿足。

【不能煩惱】孩子都是敏感的,可以覺察到媽媽的心理變化,為了明明健康成長,也要做個快樂的陽光媽媽。

私人空間的可貴:

這一點也不言而喻了,沒有明明小朋友之前,爸爸白天上班,媽媽一人在家,私人空間多得有時都有點不知該做什么,總盼著爸爸早點下班,好過二人世界;而如今,媽媽的私人空間少得可憐,每天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個小時(早晨等明明起床之時,明明午睡之時,晚上偶爾爸爸在家加班之時)。以前并沒有覺得什么,但現在的處境真是一寸光陰一寸金的私人空間之可貴啊!

身不由己的時間:

身不由己的時間,用“計劃趕不上變化”來形容也不為過,以前媽媽是個多么守時、多么說到做到的人啊,而如今媽媽常對朋友們說的一句話則是,“我先答應你,但我不敢保證啊,因為有了明明,時間不是我自己說了算的啊!”計劃好好的事情,也會因為明明的一點小原因而做改變;和朋友定好的約會時間,也會因為明明的磨磨蹭蹭而遲到(甚至取消)。

百般挑剔的潔癖:

媽媽一直是個非常愛干凈的人,但用潔癖來形容還是有點過,有時因為自己的偷懶,家里臟點就臟點吧;而如今有了明明小朋友,又隨著明明開始爬行和行走,家里不干凈也不行啊,于是媽媽就有了這百般挑剔的潔癖,家里容不得一點臟的地方,家具擦了一遍又一遍,還是覺得不干凈;地毯吸了一次又一次,還是擔心有遺漏之處。

【媽媽最后語】相信每位媽媽因為孩子都做了或多或少的改變,也做了很多的放棄,但媽媽想說的則是,雖說很多時候自己也是很厭倦這樣的生活,也覺得自己的生活質量因為明明而有所下降,也覺得身心疲憊,但...想想明明小朋友的可愛乖巧,這點累、這點倦又算什么呢?

媽媽只能耐心十足地等待,做個不急不躁的好媽媽。

拖拖拉拉的習慣:

追求效率的另一面,媽媽以前是個今日事今日畢的人,晚上不管再晚,只要想到哪件事該做而沒有做,一定會爬起來完成,這樣才可以踏踏實實地睡覺。而如今,每天忙忙碌碌,沒有閑下來的時候,到了晚上睡覺前,還會想起來有很多事情沒有做,于是總給自己找借口,事情是永遠做不完的,這些事明天做也可以,今天太累了,要好好休息一下。久而久之地,拖拖拉拉的習慣就養成了。

逐漸偏移的重心:

這一點就不必多說了,沒有明明之前的二人世界,媽媽的重心是爸爸,做飯要考慮爸爸是不是愛吃,出去玩要考慮爸爸是不是喜歡,爸爸喜歡吃某樣菜,不管多麻煩、耗時多久,媽媽都會為爸爸做。而如今,爸爸在媽媽心中的位置已經逐漸被明明小朋友取代了,太麻煩的菜不愿意做,出去玩也只考慮明明,一切以明明小朋友為重。不過,雖說媽媽心中的重心有所偏移,但爸爸的位置還是無人可以取代的。

心理壓力的增大:

記得這是明明剛滿月的時候,一位阿姨對媽媽說的話,當時的媽媽體會還不深,但經歷了20個月做媽媽的歷程,現在覺得真的是句句都是至理名言啊!沒錯,做了媽媽后,自己的心理壓力就增大了。

【不能生病】媽媽生病了,就沒人照顧明明、沒人陪明明玩、沒人給明明做飯吃了。

【不能勞累】因為每天都要迎接精力充沛、永不知累明明小朋友的挑戰。

【不能分心】否則在照顧明明或陪明明玩的過程中,可能就會犯錯誤。

【不能偷懶】要做個24小時待命、隨叫隨到的好媽媽,而且明明的需求一定要盡力滿足。

【不能煩惱】孩子都是敏感的,可以覺察到媽媽的心理變化,為了明明健康成長,也要做個快樂的陽光媽媽。

私人空間的可貴:

這一點也不言而喻了,沒有明明小朋友之前,爸爸白天上班,媽媽一人在家,私人空間多得有時都有點不知該做什么,總盼著爸爸早點下班,好過二人世界;而如今,媽媽的私人空間少得可憐,每天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個小時(早晨等明明起床之時,明明午睡之時,晚上偶爾爸爸在家加班之時)。以前并沒有覺得什么,但現在的處境真是一寸光陰一寸金的私人空間之可貴啊!

身不由己的時間:

身不由己的時間,用“計劃趕不上變化”來形容也不為過,以前媽媽是個多么守時、多么說到做到的人啊,而如今媽媽常對朋友們說的一句話則是,“我先答應你,但我不敢保證啊,因為有了明明,時間不是我自己說了算的啊!”計劃好好的事情,也會因為明明的一點小原因而做改變;和朋友定好的約會時間,也會因為明明的磨磨蹭蹭而遲到(甚至取消)。

百般挑剔的潔癖:

媽媽一直是個非常愛干凈的人,但用潔癖來形容還是有點過,有時因為自己的偷懶,家里臟點就臟點吧;而如今有了明明小朋友,又隨著明明開始爬行和行走,家里不干凈也不行啊,于是媽媽就有了這百般挑剔的潔癖,家里容不得一點臟的地方,家具擦了一遍又一遍,還是覺得不干凈;地毯吸了一次又一次,還是擔心有遺漏之處。

【媽媽最后語】相信每位媽媽因為孩子都做了或多或少的改變,也做了很多的放棄,但媽媽想說的則是,雖說很多時候自己也是很厭倦這樣的生活,也覺得自己的生活質量因為明明而有所下降,也覺得身心疲憊,但...想想明明小朋友的可愛乖巧,這點累、這點倦又算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