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消炎打吊針的藥是什麼

很多的時候, 如果我們傷口或者是身體裡面有炎症的話, 是需要打吊針進行消炎的。 很多的朋友其實並不知道消炎打吊針的藥是什麼, 其實這主要是根據炎症的不同, 選擇的不同類型的消炎藥。 如果大家對這個問題感到好奇, 其實是可以諮詢一下醫生的, 同時還也可以避免一些過敏情況的出現。

打吊針只是藥物進入人體血液迴圈的一種方式方法, 口服藥物需要經過胃腸 吸收才能進入血液迴圈, 起效較慢, 適於輕症;而肌肉注射也是通過肌肉血管吸收藥物入血, 比口服快, 但是用藥量有限,適用於較重病症。 輸液可以用較大的藥量直接輸入血管, 並經血液迴圈分佈到病變組織器官, 起效最快, 適用於嚴重病症。 需要根據疾病需要使用藥物, 輸入消炎殺菌藥物就會產生消炎的作用。

簡單來說, 藥物進入機體被吸收後, 經由體循環運送到各組織器官,

與此同時在不同的部位進行代謝, 代謝出的有活性的物質在炎症部位達到適當的濃度後發揮作用, 最後代謝物和滅活的藥物排出體外。

以口服羅紅黴素為例, 小羅由口腔吞入, 經過胃腸道, 在小腸腸壁小羅被腸壁毛細血管吸收, 隨血流來到了腸系膜上下靜脈,

再經過門靜脈進人肝臟, 在肝臟部分小羅可被代謝滅活使得進人體循環的藥量減少, 醫學上稱為“首過效應”, 多數成功在肝臟越獄的小羅從肝臟入血液迴圈, 在血液中部分小羅又被血液中的蛋白結合, 結合後小羅就不能發揮作用了, 只有未結合的才能離開血液進入組織一展拳腳, 但也不用擔心小羅一直被蛋白滯留, 當血液中未結合的藥物轉移到組織中, 未結合藥物濃度減少時, 結合的小羅又恢復自由身, 然後自由的小羅隨著血液分佈到機體各個組織, 小羅也是有個性的, 它喜歡呆在扁桃體、鼻竇、中耳、肺、前列腺及其他泌尿生殖道組織中, 因此這些組織慢慢的到達有效治療濃度,
當這些組織被細菌滋擾產生炎症時, 小羅就開始發揮抗菌作用了, 也就是人們錯誤理解的的消炎了。

消炎藥並不是針對器官或疾病的, 而是針對細菌的, 並且無論是口服還是注射都會進入人體血液循環系統, 通過血液而輸送到全身器官, 所有的器官都有血液輸送(除了死細胞), 當消炎藥在血液中達到一定濃度時, 只要器官中有消炎藥能殺死的細菌, 那麼細菌就會被消滅, 也就是所謂的一刀切。 如果一個人同時有兩個器官被同一種細菌感染, 那麼消炎藥可以同時治療兩個器官的感染。 為什麼有的人吃了消炎藥會拉肚子, 因為腸道裡的有益菌也被殺死了, 從而導致體內菌群失調, 而菌群失調的表現之一就是腹瀉。

總結一下, 第一, 消炎藥的給藥途徑是可以分佈全身, 也就是可以大量進入血液迴圈, 舉個例子, 比如眼藥水, 就不要指望它能同時治療尿路感染了。 第二, 消炎藥隨血液進入人體的全身器官, 當消炎藥達到一定的濃度, 除個別情況, 比如眼睛和耳朵,

血液流量不大, 消炎藥進不去, 就無法達到相同效果。 第三, 器官感染的細菌對這個消炎藥沒有抗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