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中醫治急性膽囊炎偏方大全

茵陳金銀花治急性膽囊炎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濕消腫。 主治急性膽囊炎。

【偏方組成】茵陳、金銀花各60克, 蒲公英、連翹各40克, 赤芍30克,

柴胡、雞內金、黃岑、大黃、姜半夏、生甘草各10克, 豬膽汁2毫升。

【用法用量】每日1劑, 水煎服。

【病例驗證】治療172例, 臨床治癒103例, 顯效(症狀體征消失, 1年無復發)29例, 好轉(症狀體征控制, 半年無復發)29例, 無效11例, 總有效率93.3%。

大黃丹皮治急性膽囊炎

【功能主治】活血涼血, 清熱解毒。

主治急性膽囊炎。

【偏方組成】大黃10克, 牡丹皮、桃仁各10克, 玄明粉10克(分2次沖服), 冬瓜子18克。

【用法用量】每劑煎2次, 每8小時服1次;7天為1療程, 一般1~3療程。

【病例驗證】此方治療患者88例, 結果:臨床痊癒57例, 顯效22例, 無效9例。

黃連桂枝治急性膽囊炎

【功能主治】主治急性膽囊炎。

【偏方組成】黃連、乾薑、甘草、桂枝各5克, 法半夏、黨參各10克, 大棗3枚。

【用法用量】每日1劑, 水煎, 分2次服。

【加減】若熱甚者, 去桂枝加黃芩;若嘔吐者, 加陳皮;若大便秘結者, 加大黃、元明粉;若有膽石者, 加金錢草;若吐蛔蟲者, 加烏梅、川楝;若有黃疸者, 加茵陳、黃柏。

【病例驗證】用此方加減治療急性膽囊炎患者100余例, 效果滿意。

大黃治急性膽囊炎

【功能主治】主治急性膽囊炎。

【偏方組成】大黃40~60克。

【用法用量】將上藥加水煎2~3分鐘後, 取濾液200~250毫升, 每2~3小時服1次, 每日服4~6次, 直至腹痛減輕;再減量為每日服3~4劑。 本方為1劑量。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急性膽囊炎患者45例, 經用藥6~8劑, 均獲治癒。

金錢草芍藥治急性膽囊炎

【功能主治】疏肝氣, 去濕熱。 主治急性膽囊炎。 證見右上腹持續疼痛, 陣發性加重, 並向右肩放射, 伴口苦咽幹, 納呆, 或有不同程度畏寒、發熱、噁心嘔吐, 或見黃疸。

【偏方組成】金錢草15克, 赤芍15克, 薏仁15克, 茵陳15克, 大黃12克, 白術12克, 川楝子12克, 柴胡9克, 蒲黃9克, 五靈脂9克, 黃芩9克, 枳殼9克, 雞內金9克, 青皮9克, 木香6克(後下), 元明粉6克(另沖), 膽草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 分2次服。

【加減】如身熱口苦重者, 加銀花、連翹、石膏、天花粉;濕重者, 加重苡仁、白術的用量;嘔吐甚者, 加半夏、竹茹、生薑;腹痛甚者。 加重元明粉的用量;納差者, 加神曲、山楂;黃疸甚者, 加大茵陳、金錢草、生大黃的用量;膽石者, 加大雞內金的用量,

再加冬葵子、急性子、王不留行;有蛔蟲者, 加檳榔、使君子。

【病例驗證】劉某, 女, 35 歲。 右上腹時常疼痛約1個月, 伴有低熱、納差、噁心、厭油膩, 大便2~3天1次。 求診時見右上腹疼痛, 時而加劇, 痛引肩背, 伴有惡寒發熱、嘔吐胃容物及黃水, 口苦咽幹, 舌紅苔黃厚, 脈弦數。 查體:體溫38.6℃, 右上腹肌緊張, 膽囊區壓痛(+), 肝脾未觸及。 B超:膽囊壁厚0.5釐米, 未見明顯強點回聲。 證屬肝膽濕熱, 用本方加竹茹9克、半夏9克、生薑3片, 每日1劑。 服6劑後不厭油膩、不發熱、食欲大增。 1月後一切正常。

泥鰍治急性膽囊炎

【功能主治】暖中益氣, 解毒消炎。 適用於急性膽囊炎。

【偏方組成】活泥鰍2條。

【用法用量】將活泥鰍放人淨水中養24小時後再沖洗乾淨。 取泥鰍背上肉切成丁, 生吞服。 溫開水送下。 每日1劑,連服1周。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急性膽囊炎31例,其中痊癒14例,顯效10例,有效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3.5%。

鳳尾草治急性膽囊炎

【功能主治】消炎,利膽,退黃。適用於急性膽囊炎。

【偏方組成】鮮鳳尾草100克。

【用法用量】將鮮鳳尾草洗淨,搗爛絞取汁,開水沖調即成。代茶頻飲。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急性膽囊炎患者27例,結果:臨床痊癒10例,療效顯著者6例,有效者7例,無效者4例。

柴胡黃芪枳殼治急性膽囊炎

【功能主治】清熱疏肝,利膽排石。主治急慢性膽囊炎、膽石症。證見:寒熱往來,右脅下脹痛及背,噁心,納差,脘腹滿悶,大便幹結或便秘,小便短赤,苔薄黃,脈弦。

【偏方組成】柴胡、黃芩、枳殼、厚樸、川楝子、延胡、生軍、雞內金、姜半夏各10克,金錢草、虎杖、蒲公英各30克。

【用法用量】文火煎服,每日1-2劑。

【加減】脅下及脘腹部脹痛劇烈者,加廣木香、郁金;高熱口渴者,重用黃芩25克;黃疸出現者,加茵陳、焦山桅;舌苔白膩而噁心嘔吐者,加藿香10克、佩蘭10克,重用薑夏至 15~20克、蒼術10克;舌苔黃膩而噁心嘔吐者,加白豆蔻5克、川連5克;素體脾胃虛寒,舌淡白,膩苔或白潤苔者,生大黃減至5克,加桂枝10克,蒼術、白術各10克,黨參15克。

【病例驗證】劉某,女,40 歲。因高熱寒戰、右上腹及右脅疼痛,在某醫院診斷為急性膽囊炎,經大量抗生素治療10餘天,症狀未得控制。診見:寒熱往來、身目俱黃,右上腹時痛.,向右脅及右肩背放射,噁心欲吐,食少,口苦咽幹,小便黃赤,大便7~8日未解,小腹硬滿,舌紅苔黃燥,脈弦數。查體:體溫39℃,身目俱黃,莫非征(+)。化驗:血紅蛋白10克/L,白細胞18.7 x 109/L,紅細胞2.5 x 1012/L,中性粒細胞0.92,淋巴細胞0.08。B超:膽囊毛波,9釐米x5釐米,診斷為急性膽囊炎。用本方,日2劑,用藥5天,疼痛基本消失,共用藥24劑而愈。隨訪2年,未見復發。

每日1劑,連服1周。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急性膽囊炎31例,其中痊癒14例,顯效10例,有效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3.5%。

鳳尾草治急性膽囊炎

【功能主治】消炎,利膽,退黃。適用於急性膽囊炎。

【偏方組成】鮮鳳尾草100克。

【用法用量】將鮮鳳尾草洗淨,搗爛絞取汁,開水沖調即成。代茶頻飲。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急性膽囊炎患者27例,結果:臨床痊癒10例,療效顯著者6例,有效者7例,無效者4例。

柴胡黃芪枳殼治急性膽囊炎

【功能主治】清熱疏肝,利膽排石。主治急慢性膽囊炎、膽石症。證見:寒熱往來,右脅下脹痛及背,噁心,納差,脘腹滿悶,大便幹結或便秘,小便短赤,苔薄黃,脈弦。

【偏方組成】柴胡、黃芩、枳殼、厚樸、川楝子、延胡、生軍、雞內金、姜半夏各10克,金錢草、虎杖、蒲公英各30克。

【用法用量】文火煎服,每日1-2劑。

【加減】脅下及脘腹部脹痛劇烈者,加廣木香、郁金;高熱口渴者,重用黃芩25克;黃疸出現者,加茵陳、焦山桅;舌苔白膩而噁心嘔吐者,加藿香10克、佩蘭10克,重用薑夏至 15~20克、蒼術10克;舌苔黃膩而噁心嘔吐者,加白豆蔻5克、川連5克;素體脾胃虛寒,舌淡白,膩苔或白潤苔者,生大黃減至5克,加桂枝10克,蒼術、白術各10克,黨參15克。

【病例驗證】劉某,女,40 歲。因高熱寒戰、右上腹及右脅疼痛,在某醫院診斷為急性膽囊炎,經大量抗生素治療10餘天,症狀未得控制。診見:寒熱往來、身目俱黃,右上腹時痛.,向右脅及右肩背放射,噁心欲吐,食少,口苦咽幹,小便黃赤,大便7~8日未解,小腹硬滿,舌紅苔黃燥,脈弦數。查體:體溫39℃,身目俱黃,莫非征(+)。化驗:血紅蛋白10克/L,白細胞18.7 x 109/L,紅細胞2.5 x 1012/L,中性粒細胞0.92,淋巴細胞0.08。B超:膽囊毛波,9釐米x5釐米,診斷為急性膽囊炎。用本方,日2劑,用藥5天,疼痛基本消失,共用藥24劑而愈。隨訪2年,未見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