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冬病夏治的好方法

“冬病夏治”療法是我國傳統中醫藥療法中的特色療法, 據素問《四氣調神論》中記載“春夏養陽”的原則, 結合天灸療法, 在人體的穴位上進行藥物敷貼,

以鼓舞正氣, 增加抗病能力, 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目前的治療手法也比較多, 除了傳統的貼敷療法, 還可採用中藥內服, 穴位敷貼、穴位注射、藥物外擦, 飲食療法和藥物療法。

“冬病夏治”可以治療的疾病主要有: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反復呼吸道感染、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竇炎、凍瘡、風濕病和部分腎臟疾患等。 因此, 凡易患此病者, 都可考慮在三伏天進行治療。 不過, 其治療方法並不像多數人認為的那樣, 只有去醫院貼塊膏藥那麼單調。 目前運用比較多的方式, 其實有6種。

1.中藥內服:比如, 慢性咳喘病人由於久病會導致脾腎虧虛, 所以針對個體情況, 可以服“止咳合劑”、“化痰合劑”等多種對症藥物。 只要堅持連續服用3個月,

就會有不錯的療效。

2.穴位敷貼:這是屬於內病外治的方法, 即將具有相應治療作用的中草藥製成膏劑, 敷貼在病人的背部相應穴位上, 使藥物由皮膚進入穴位經絡, 再通過經絡氣血的運行到達肺臟, 調整機體內在平衡, 增強機體的免疫力。 這種方式需要有準確的敷貼時間, 即每年每伏的第一天, 一伏一敷, 以皮膚有燒灼感為度。 這也是目前開展最為廣泛的治療方法之一。

3.穴位注射:通常選用丹參、川芎等注射液進行穴位注射, 可以起到調節病人體內神經體液, 增強機體免疫力的功效。 每月1次, 連續3個月。 此外, 脫敏治療也可以採用這種方式, 主要是針對過敏性哮喘病人。 首先, 病人必須做過過敏原試驗,

明確致敏物質後, 由醫生給病人注射脫敏製劑, 使其過敏程度降低, 從而減少哮喘發作。 脫敏治療是一種長期方案, 患者需要耐心配合, 以達到防治哮喘的目的。

4.藥物外擦:在治療凍瘡時, 最多採用的方法是用新鮮中草藥炮製而成的酊劑外擦患處, 同時用自然日光照射5分鐘。 一般堅持擦藥一周, 在擦藥期間再加用穴位敷貼:一次, 即可起到鼓舞正氣, 驅逐宿邪, 疏通經絡, 溫經散寒等作用, 使人體抗寒能力增強。

5.飲食療法:不要以為這是“濫竽充數”, 飲食療法如今已經成為當今防治疾病的重要方法。 如慢性咳喘病人要少吃肥膩葷油以免體內生痰;肺虛之人, 提倡多食生薑、蘿蔔、百合、粳米等, 有利於補益肺氣;脾虛之人, 應多食白人參、蓮子、薏仁以利脾氣強健,

從而令痰無處可生;腎虛之人, 可進食白羊腎、肉蓯蓉、五味子等以補腎納氣平喘。

6.運動療法:運動是永恆的真理, 適當進行體育鍛煉, 提高機體的抵抗力是一種自然康復療法。 按照中醫的理論, 在夏季適當增加體育鍛煉, 也能起到預防冬季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