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坐著不動就出汗為啥

坐著不動還出汗,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天氣比較熱的原因, 另外如果氣虛, 也會導致這樣的現象, 當身體出現氣虛特質的時候, 往往會導致身體大汗淋漓, 對這樣的人來說要及時補水, 要適度的運動鍛煉, 可以通過一定的中藥來加強調養, 要改善身體的體質, 及時的採取一些補氣的方法。

提示信號:氣虛

有些人坐著不動都會出大汗或者稍微運動就大汗淋漓, 有此症狀多是因為氣虛。 王繼勇主任介紹說, 中醫認為“氣固體表”, 能“攝血攝汗液”, 氣足, 則像磁鐵一樣吸引住汗液, 讓它不往外泄;氣虛, 則失去牽引力, 汗液止不住地往外流。 所謂出“虛汗”, 原因就在於此。 一般來說, 氣虛源於身體狀況差, 像先天不足或後天過度勞累、久病、反復吃藥損傷身體等, 都會導致氣虛。 而這類人的表現也比較典型, 除了猛出汗, 還常常感覺疲倦、懶言, 比較安靜。

建議:對於這部分人群, 在夏季除了要多喝水以外, 可以在中醫師的指導下多吃些補氣的東西, 比如黨參、北芪、太子參、西洋參、高麗參。 易上火人群宜選用太子參、西洋參, 煮水泡茶喝。 泡茶時每人的用量是太子參15克或西洋參15克。 同時, 也可以拿二者分別同鴨肉或兔肉一起煲湯。
之所以與鴨肉或兔肉搭配, 主要是二者均有養陰之功效, 因為出汗過多易使身體丟失過多的陰液。 身體底子差或寒性體質的人, 有脾陽虛的症狀(例如容易腹脹、便溏、拉肚子), 則可選用黨參或高麗參, 在用法或用量上與食用太子參或西洋參相同。

睡著易出汗, 多為“盜汗”

提示信號:陰虛火旺

氣虛的人往往是“自汗”(即在清醒狀態下, 動或不動都出很多汗), 不同的是, 有一些人往往是晚上睡覺時, 特別是睡著後猛出汗, 有時甚至一夜要汗濕兩三件睡衣, 這種情況叫做“盜汗”, 以陰虛火旺的人最為多見。 這類人常常晚上睡不好, 還有口乾舌燥、喉嚨幹痛、聲音嘶啞、大便幹結等症狀。 建議:陰虛火旺的人在夏季可以用西洋參來調理, 如用西洋參片泡水喝, 還可以服用知柏地黃丸。 飲雪耳糖水、生地花生豬腳湯也有滋陰清熱的作用。 陰虛火旺的人不要吃上火的食物。 陰虛火旺的人容易發脾氣, 要多做一些讓自己身心放鬆的事情, 像聽音樂、看書、畫畫、外出旅遊、與朋友聚會等,

還可以抽空做做推拿、拔火罐, 疏解身體的緊張, 這樣也能讓心情變得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