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兒童多動症會帶到成年

有些孩子, 總是讓人操碎了心。 他們精力旺盛, 爬上爬下, 一會把這個東西碰倒了, 你剛警告他不要這樣做, 一眨眼就把另一個東西摔在了地上;玩個遊戲或寫個作業常常半途而廢, 很少能堅持下來;更讓人愁的是, 他們魯莽不計後果, 不論場合只由著自己性子來, 在課堂上大喊大叫, 或者在馬路上橫衝直撞。 大多數年輕父母對這些熊孩子感到頭疼, 溫柔地講道理、嚴厲地責駡都不管用。 而爺爺奶奶則會說:小孩愛鬧, 長大了就好了。

大多數孩子確實是會隨著年齡長大而好起來, 但有一部分孩子不會,

他們可能患有“多動症”, 醫學上叫“注意力缺損多動症”。 其核心症狀是難以集中注意力、多動、衝動。 患有多動症的孩子常常被視為不懂事、故意搞破壞。 實際上, 這些孩子內心也想改善, 想控制自己, 但很難做到, 因此他們常常感到被傷害、迷茫、傷心與無助。

一般來說, 多動症如果得不到合適的治療與干預, 將會持續終生, 只是不同階段表現不同。 例如在嬰兒期, 主要表現為好動, 愛哭鬧, 難餵養, 甚至更早在胎兒期就表現出來, 比如經常踢媽媽肚子;學前期, 多動症就更明顯了, 患者會不加考慮地突然做某事, 常干擾其他小朋友;到了小學, 在課堂上容易走神, 嚴重的會大喊大叫;到了青春期, 雖然多動、衝動行為會顯著減少, 但還是會做出翹課、打架甚至吸毒等令人擔憂的行為;在成年期,

多動症患者常表現為難以靜下來, 容易煩躁, 會不斷地尋求刺激, 例如不斷換女朋友或工作, 生活工作都不穩定。

目前, 治療多動症, 一是藥物治療, 幫助患者控制注意力不集中、多動與衝動症狀;二是行為干預, 有分別針對患者本人以及家長的, 主要目的是説明他們認識疾病, 並學會一些行為管理原則與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