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心臟需要支架不? 四幫手助你考量!

受訪專家/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羅年桑

文/羊城晚報記者余燕紅實習生李林芳

檢查發現心臟血管狹窄, 這可怎麼辦?要不要給心臟支個架?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羅年桑就“心臟是否需要做支架”給出了詳盡的解答。

考量因素之1

狹窄部位是否關鍵?

羅年桑指出, 心臟血管有很多, 發生狹窄時需不需要處理還得看狹窄所處的部位。 如果是關鍵的部位, 比如血管的連接處, 若這個地方發生狹窄便容易發生問題。 因為關鍵部位就像水龍頭的總開關,

狹窄會使血液難以流通, 若不加以處理, 可能會突然發生變化, 出現痛感或暈倒, 嚴重者甚至可能猝死。 “即使堵塞程度只有50%, 還是建議要做支架的”。

考量因素之2

狹窄程度是否嚴重?

一般來說, 狹窄程度以70%為關鍵點。 若狹窄程度不到70%且不是重要部位, 基本不會對人體有太大影響。

羅年桑解釋, 心臟血管是有儲備功能的, 這和人體器官的儲備功能一致。 例如, 正常人把肺切掉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是沒問題的, 或者把一個腎拿掉也可以健康生活。 這便說明, 人體具備強大的儲備功能, 而心臟血管也如此。 患者的心臟血管有可能有50%是不好的, 但有50%是好的。 因此在看狹窄部位的基礎上, 狹窄程度若嚴重到70%以上, 便需考慮是否安裝支架了。

考量因素之3

病變性質是否穩定?

羅年桑提醒, 狹窄程度雖可能未達70%以上, 但若狹窄部位的病變性質不穩定, 同樣需要警惕!

很多心肌梗塞, 其實不一定是狹窄很嚴重的。 狹窄嚴重但病變性質穩定, 一般不會造成危害。 然而, 有不少病例只有40%-50%的狹窄程度, 卻因病變不穩定, 導致破裂出血, 形成血栓。 血栓形成後就會把血管堵住, 造成心肌梗死, 這是非常典型的病變機制。

羅年桑建議, 患者可通過血管超聲、OCT等方法來檢查狹窄部位的病變性質是否穩定。

考量因素之4

有無症狀?

若狹窄部位不關鍵、狹窄程度不嚴重、病變性質也穩定, 這時衡量的標準要看有無症狀。

症狀主要表現為:走路或上樓梯時出現心絞痛、胸悶。

心絞痛可通過吃藥緩解, 如果吃藥後症狀緩解, 便可繼續吃藥, 無須考慮心臟血管狹窄的問題。 一旦吃藥還解決不了問題, 則必須把心臟血管的狹窄問題解決。 因為不管是降血脂的還是改善症狀的藥物, 都無法讓狹窄的血管變得不狹窄, 只能讓狹窄的血管停止惡化。

知多D

放完支架

仍需保養

若放支架是因為心肌梗塞, 羅年桑建議一個月內不要劇烈運動。 若是心絞痛而放支架, 手術以後可跟正常人一樣運動。 除此以外, 還需按照醫生的要求服藥;定期複診, 回醫院做血脂、血糖等檢查, 一般建議1—3個月一次。

(《心臟需要支架不?四幫手助你考量!》由金羊網為您提供, 轉載請注明來源, 未經書面授權許可, 不得轉載或鏡像。 版權聯繫電話:020-87133589,

87133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