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秋來采制養生茶

秋天像一幅迷人的畫卷, 各種野花競相開放, 黃艷艷的山菊花、白生生的梔子花、淡紫色的荊條花、紫紅色的晚飯花;各類野果姹紫嫣紅, 紅艷的枸杞子、紫黑的龍葵果、嫣紅的野山棗、紫紅的構樹果、土黃色的君遷子(野柿子)……周末或節假日, 攜了家人到田野山間郊游, 徜徉于山花爛漫、野果飄香之中, 既可鍛煉體魄, 放松身心, 又可寄寓閑情逸致, 陶冶性情;還可做個有心人, 提升生活樂趣, 動手采集、制作野花茶野果茶, 品一品自己炮制的新茶, 在一飽口福的同時, 還能養生保健, 益壽延年, 可謂“一舉多得”, 其樂融融也。

枸杞茶春天采擷枸杞的綠芽綠莖, 可炒制枸杞芽茶, 清香微苦的風味令人迷戀, 健脾益氣、護肝補腎等功效讓人喜愛。 深秋時節, 枸杞一叢叢枝條上的葉子落盡了, 只剩下串串鮮艷艷、晶亮亮的紅果兒。 這些野生枸杞果雖沒有培植出來的枸杞果個兒大、品相好, 可它們田野坡嶺里生長, 不經化肥農藥污染, 味兒純正厚實。 秋游時尋尋覓覓采集回來, 沖洗干凈, 晾曬干爽, 可趁鮮沖飲, 也可曬制果干泡茶。 枸杞果中醫稱“枸杞子”, 性味甘平, 具有養肝、滋腎、潤肺等功效, 常飲食可補肝腎真陰不足、解勞乏內熱之苦, 并能降糖、抗脂肪肝, 提高人體免疫力。

野菊茶野菊花又名山菊花、路邊黃、九月菊等, 地邊、坡嶺、山間都有它們的足跡,

從初秋可一直開到深秋、初冬, 一叢叢、一簇簇, 黃艷艷一片, 微風拂來, 香氣撲鼻, 沁人心脾。 秋游時, 隨手采集一些, 曬干或熏蒸可入茶, 色澤金黃醒目, 口味馨香微苦。 野菊花入藥, 性味苦、辛、涼, 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散熱、散瘀明目、降血壓等功效, 常飲野菊茶可預防風寒感冒、降低治療高血壓, 對肝炎、痢疾、癰癤療瘡等也有明顯效果。 此外, 還可用野菊干花填充枕頭, 經常使用有健腦明目、預防失眠的作用。

荊花茶荊條別名荊柴、荊棵子, 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 常生于山間、石縫、地堰, 枝條用于薪柴或編筐, 也可做樹樁盆景。 花期較長, 從夏初一直開到深秋, 淡白或淡紫色, 給人一股清雅之氣, 其花富含精油, 且芳香四溢, 沁人心脾, 是優良的蜜源。

荊條花也可采擷曬干泡茶, 沖飲前可放入少許荊花蜜, 飲之香甜清爽, 回味悠長, 別具特色。 荊條花葉具有清涼鎮靜作用, 秋冬之交飲荊花茶, 可預防流感、痢疾, 還可止咳化痰、清咽利嗓。

構果茶構樹別名楮桃, 為落葉喬木, 其適應性、抗逆性很強, 地邊、溝坡、渠堰甚而墻縫、石縫中都能覓尋到, 掐斷它的枝葉, 能冒出白生生的汁液。 構樹果子到了深秋成熟, 一枚枚圓圓的果球上密匝匝長有絨絨的果肉, 紅艷艷的在枝葉間飄搖, 誘引得鳥兒紛紛飛來啄食。 構樹果清甜甜的, 中醫稱為楮實子、構樹子, 具有補腎、強筋骨、明目、利尿等功效, 常用于療治腰膝酸軟、腎虛目昏、陽痿早泄、水腫等癥。 采集來曬干做茶, 可與桑葚干同泡飲,

其效更優, 其味更佳, 酸甜可口, 清香怡人。

山棗茶山棗又名小酸棗、山棗、棘、葛針棵子, 為灌木或小喬木, 山間地頭常能看到它們亂蓬蓬、直愣愣的身影, 這些亂枝尖刺動輒扯破路人衣襟, 扎傷人手腳, 農人對它深惡痛絕。 深秋時節, 山棗樹結出一串串紅艷艷的棗子, 果肉稀少, 圓而硬的果核占了多半, 味兒酸不溜秋的。 甭看這些沒多少人理會的野山棗卻是好東西, 其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都很高, 中醫典籍《神農本草經》很早就有記載, 說它可“安五臟, 輕身延年”, 具有養肝、寧心安神、斂汗的作用, 醫學上常用它來治療神經衰弱、心煩失眠、多夢、盜汗、易驚等癥。 到山上郊游時, 戴上手套, 采集一袋兩袋回來, 洗凈晾干, 可煮茶可泡茶, 茶色嫣紅暖心,

看著讓人舒愜, 若嫌味道太酸, 可加點棗花蜜飲用, 其風味獨特, 比其他果茶更令人品之不盡。 (劉琪瑞)

[ 責編:云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