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胃底靜脈曲張能活多久

想必大多數人對胃底靜脈曲張這種問題都會感到比較陌生, 因為這并不是一種胃部疾病, 而是一種因為肝硬化對胃底靜脈造成擠壓而引發的并發癥。 因此在正常情況下, 胃底靜脈曲張問題的發病率較低, 只不過在發病之后會給患者的身體帶來巨大影響。 那么患上胃底靜脈曲張之后可以活多久呢?

胃底靜脈曲張不是一個疾病, 而是一種癥狀, 一種并發癥。 是已經出現了肝硬化的情況。 出現的原因是因為肝硬化以后門靜脈高壓, 導致的胃底靜脈曲張, 以及胃底的粘膜血管擴張、充血, 甚至水腫、糜爛, 出現這種情況, 最容易危及到患者生命的癥狀就是上消化道出血。 這個時候胃底靜脈曲張, 一定要告知患者少吃堅硬的食物, 比如堅果、花生米, 或者帶刺的魚等等。 因為隨時都有可能比較鋒利的或者堅硬的東西刺破胃底靜脈, 然后導致上消化道大出血,

那就是要命的。 但是對于患者來說, 具體能活多久, 只要不出現上消化道大出血, 或者肝性昏迷, 或者大量腹水、惡液質, 只要這些癥狀不加重, 或者不出現, 就能一直生存。 臨床上肝硬化活到5年、10年的也都有。 那么對于肝硬化的晚期治療, 可能就會面臨肝移植, 效果會更好。

診斷

診斷方法有三種:

1.食管鋇餐造影

在x線片上顯示食管條索狀或蚯蚓狀充盈缺損以及縱行黏膜皺襞增寬, 間接反映食管靜脈曲張。

2.CT、MRI掃描

優點是不僅可以觀察食管和胃靜脈曲張程度, 還可測量門靜脈、脾靜脈和腸系膜上靜脈增寬程度, 以及有無門靜脈血管紊亂。

3.內鏡檢查

內鏡檢查可以直接觀察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程度和范圍, 是診斷食管、胃底曲張靜脈最直接可靠的方法, 尤其是伴有急性出血時, 可同時進行介入止血治療。

治療

治療目的是控制急性出血和預防再次出血。 治療手段包括藥物治療、三腔管氣囊壓迫止血、內鏡治療和外科治療等。

1.一般綜合治療

(1)補充血容量。

(2)降低門靜脈壓通過藥物作用降低門靜脈和食管曲張靜脈的壓力, 減輕曲張靜脈血管壁張力。 臨床使用的藥物主要有血管加壓素和生長抑素、八肽衍生物奧曲肽等。

2.氣囊壓迫法

曲張靜脈位于食管和胃底黏膜內, 因此食管或胃內壓迫均有止血作用, 常用的是三腔二氣囊管。

此外, 有四腔二氣囊管, 即在三腔管的食管囊上加一個管, 用以抽吸食管內積液, 減少三腔管使用中的肺部吸入。 氣囊壓迫止血一般用于藥物治療無效的大出血或短期內反復出血的病例。

3.內鏡下食管胃底曲張靜脈硬化劑治療。

4.食管曲張靜脈結扎術

內鏡下皮圈套扎法治療食管靜脈曲張已有多年, 目的是通過阻斷該曲張部位的靜脈血流, 形成潰瘍, 此后逐步壞死纖維化。 皮圈連同壞死組織產生脫痂, 結扎后至壞死脫痂時間為7~15天。 所以, 該方法不適合急性出血止血治療, 主要用于出血后擇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