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吳哥窟一定要帶的特產

吳哥窟總是在各種推薦, 非常值得一去, 可是相信大家在生活當中都沒有聽說過這個地方, 其實這作為柬埔寨的國寶, 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 在這個地區雖然沒有很具有獨特的特產, 但是去旅遊一番也是非常值得紀念的, 尤其是其中的建築物和文化, 都是值得人們關注的問題, 需要我們來瞭解一些關於它的介紹。

景點旅遊

簡單介紹

景點門票:分為1天、3天及7天三種票價, 1天20美元/人, 三天40美元/人和7天60美元/人, 可參觀古跡林中的主要建築有巴戎寺(Bayon), 巴方寺(Baphuon), 鬥象壇(TerraceofElephants), 癩王壇(TerraceoftheLeperKing), 巴肯山神廟(PhnomBakheng), 塔寇寺(TaProhm), 塔布蘢寺(TaProhm), 聖劍寺(PreahKhan), 聖龍蟠水池(PreahNeakPean), 塔遜(TaSom), 羅洛古寺群(ROLUOSGROUP), 女王宮(BanteaySrei), 高布思濱(KbalSpean)、十二生肖塔等各類寺廟。

開放時間大約5:00-19:00[1]

景區介紹

巴肯山簡介

巴肯山(Bakheng)是吳哥主要遺跡群內的一座小山丘, 在吳哥窟西北1.5公里處, 高67米, 是附近唯一的制高點, 可以騎大象上山。 山丘上有一座吳哥廟宇遺跡,

是耶輸跋摩一世(YasovarmanI)開始以大吳哥城附近地區為首都後的第一座國廟, 亦奠下後來吳哥建築的基礎格局。 山頂上的巴肯寺(PhnomBakheng)雖然早已破敗, 但是它是高棉王朝移都吳哥建造的第一個寺廟, 被稱為“第一次吳哥”。 山的西邊是開闊的西池(WestBaray), 東南方叢林中是吳哥窟。

從這裡向北可以望見泰柬邊界。 巴肯寺外有長650公尺, 寬436公尺的長方形壕溝, 可能是羅洛斯舊都建築的防水患工程用在新建築上, 象徵印度神話中環繞位於世界中心的須彌山的咸海, 巴肯寺建立於平坦的山頂。 建在巴肯山頂的巴肯寺, 體現了當時高棉人對山的崇拜。 這座象徵著整個宇宙的建築, 設計上充滿象徵符號:7層平臺:代表七重天, 最上層的高塔代表宇宙中心;108塔:除中央高塔外, 下面六層共有108座小塔, 代表四個月相的108天;33塔:從每一面的中軸線上看巴肯寺, 都只能看到33座塔, 代表須彌山上的33位神祗.

女皇宮簡介

柬埔寨的吳哥地區, 有著上千座的古文明遺跡, 其中有一座看似火紅的神廟, 稱為”女人的城堡”。 位於暹麗省西邊”女人的城堡”, 原名為”班德斯蕾”, 照柬埔寨文來翻譯, 是”謀求幸福”的意思, 當地人則習慣稱這兒為”女皇宮”, 那是因為在神廟的中央刻有許多”阿帕莎拉”女神像而得名。

其實, 稱她”班德斯蕾”也好、”女皇宮”也罷, 因為不論如何稱呼,

這座神廟所散發的光彩, 都是難以形容的。 女皇宮, 建於西元967年, 之後, 她也曾被埋藏在叢林中, 長達數百年之久, 直到1914年, 一位名叫馬瑞克的法國軍人才又發現了她的蹤跡。 這整座神廟, 總共有三層圍牆來作區隔。 最週邊是參道, 左右各有兩間小廟;走道中央第二層的外側, 則是護城河;最裡邊一層, 則是主要的T字型廟宇, 而在她的前方, 有著兩間藏經閣。 第二層城牆裡, 才是迷人的精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