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中醫妙法讓您從容面對冬季慢性咳嗽

“白露秋分夜, 一夜冷一夜”, 提示人們進入初冬之後, 降雨減少, 空氣越發乾燥, 此時人們最易患咳, 要加強身體保養。 中醫認為當下時令慢性咳嗽主要與初冬寒冷乾燥的氣候影響所致。 一旦患咳, 應立即進行相應檢測, 明確病因, 尤其注意不要忽視因鼻炎分泌物鼻後滴流咽喉刺激導致的咳嗽。

臨床觀察, 這類病人運用抗菌素、解痙藥物、抗過敏藥物療效不顯, 而中醫從祛風宣肺、化痰利咽、清燥潤肺等方法治療往往可以獲得顯著效果。

如屬風邪襲肺咳嗽(表現咳嗽、咽癢、鼻塞為主要者), 可用清代名醫程鐘齡的名方“止嗽散”(荊芥、桔梗、前胡、紫菀、百部、陳皮)加減治療;

如屬感寒久咳鬱熱者(表現咳嗽、鼻塞、怕風、咳吐粘痰、舌邊尖紅、舌苔薄黃者), 可用《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華蓋散”(麻黃、杏仁、蘇子、陳皮、茯苓、甘草、桑白皮)加減治療;

如屬涼燥咳嗽(表現乾咳少痰、或無痰,

咽幹、鼻燥, 兼有惡寒、頭痛者), 可用清代名醫吳鞠通的名方“杏蘇散”(蘇葉、茯苓、前胡、桔梗、枳殼、半夏、甘草、生薑、橘皮、杏仁、大棗)加減治療;、

如屬風熱咳嗽(表現咳聲嘶啞、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粘或黃、鼻流黃涕、口渴、惡風、舌苔薄黃者), 可用清代《溫病條辨》之名方“桑菊飲”(冬桑葉、菊花、薄荷、連翹、前胡、牛蒡子、杏仁、桔梗、大貝母、枇杷葉)加減治療, 偏燥者可選桑杏湯治療;

而對於體虛咳嗽(易於感冒、怕風、反復咳嗽、咳痰、咽幹、咽痛、體倦乏力、舌質淡、脈細等), 可用《小兒藥證直訣》之名方“補肺阿膠湯”(牛蒡子、前胡、生薑、橘皮、桑皮、阿膠、粳米等)加減治療。

每日1劑, 日服2次, 一般1-2個療程多可獲效。

上述的中醫妙方對治療初冬感冒都有一定的療效, 不過小編再次提醒大家要對症下藥,

如果咳嗽得不到有效改善, 請到醫院接受一生的治療, 以免延誤時機, 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