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甲亢患者最好不要吃碘鹽

張女士一年前被診斷為甲亢, 醫生囑咐她要低碘飲食, 平時不要吃海帶、紫菜、含碘的止咳糖漿等, 儘量避免放射科用造影劑和一些含碘藥物。 但是對於該吃碘鹽還是無碘鹽, 她諮詢了幾位醫生, 得到的答案都不同。 這個問題也讓很多甲亢患者感到困惑。

甲亢患者應食用非碘鹽

碘是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原料。 碘可耐受最高攝入量為1000微克/天, 12歲以上成年人攝入碘的推薦劑量是每天150微克~300微克, 孕婦及哺乳期女性為250微克/天。

過量的碘對甲狀腺不利, 尤其是有甲狀腺病史和甲狀腺病家族史的人。

甲亢患者碘攝入過量會使病情不易控制,

停藥後容易復發;對於橋本甲狀腺炎和部分輕中度甲減患者, 碘攝入過量會影響甲狀腺的自身免疫, 甲狀腺容易變硬, 臨床上容易產生壓迫症狀;對於甲狀腺手術完全切除或者完全萎縮, 甲狀腺功能基本缺失的患者, 碘的攝入量大小對於甲狀腺已經沒有多大影響。

低碘攝入可以提高甲亢患者的緩解率, 延緩橋本甲狀腺炎患者發展成甲減, 因此對於甲亢和橋太甲狀腺炎患者, 建議低碘飲食, 碘的攝入量在每日100微克以下。 但為了防止碘缺乏, 碘攝入量最好在20微克/天以上。

全國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在12克~18克, 我國國家標準是每公斤食鹽添加35±15毫克碘, 由此計算, 即使按每天攝入10克食鹽,

每日攝入碘仍達350微克~500微克, 遠遠超過對甲亢和橋本甲狀腺炎患者推薦的每日低於100微克。 因此, 甲亢和橋本甲狀腺炎患者應食用非碘鹽。

加熱不能降低碘鹽碘含量

由於非加碘鹽在市場上很難買到, 有人把加碘鹽加熱或日曬以使碘蒸發, 從而降低碘含量。 這種做法是不可行的。 因為我國加的碘是碘酸鉀, 而不是美國等國家用的碘化鉀。 碘酸鉀對熱非常穩定, 不易蒸發。

為了防止食鹽受潮吸水結塊, 我國的碘鹽中普遍加用亞鐵氰化鉀, 加熱到400℃後會產生劇毒物氰化鉀, 因此把加碘鹽高溫加熱來揮發碘的做法不僅沒有科學依據, 還可能對人體有害。

此外, 在餐館進餐、購買成品食品用的幾乎都是加碘鹽, 所以即使甲亢患者全家人在家裡同吃非碘鹽,

也不會造成碘缺乏。

有沒有辦法來評價碘的攝入過多還是不足?甲狀腺病患者可以測定一下24小時的尿碘水準。 24小時尿碘水準在20微克~100微克比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