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寶寶頭頂上的鹵門什麼時候閉合呢?

很多人看標題不明白鹵門具體在哪個位置, 其實在寶寶剛出生的時候, 頭部會出現兩個凹凸不平的地方, 一塊是位於枕部的一塊形似三角形的地方, 醫學上叫做後鹵門, 頭頂上的正中間附近形似菱形的地方叫做前鹵門, 一般我們稱鹵門基本上指的就是這個前鹵門, 我們多數人可能會覺得這就是個身體部位, 沒什麼, 但是, 這個部位確是看寶寶是否出現問題的一個“晴雨錶”。 詳細點解釋就是, 在新生兒生長發育的時候, 由於初期還未完全發育, 所以頭骨只見會有一些縫隙, 這便形成了鹵門。

那麼, 鹵門日過出現問題會影響孩子嗎?該如何護理呢?

(一)概述

人的頭顱由6塊形狀不同的扁骨構成。 新生兒的顱骨未發育完全, 骨與骨間有一定的裂隙, 還未完全骨化的部分形成了間隙, 這就是囟門。 寶寶出生時, 前囟門約1.5平方釐米的面積是由頭骨中的額骨和頂骨圍成,

到兩三月時隨頭圍增大而增大, 6個月以後逐漸骨化開始變小, 1歲到1歲半時閉合;後囟門出生時很小或接近閉合。 很多兒科疾病都可引起囟門的變化, 醫生一般將囟門稱為窺測疾病的“視窗”, 在寶寶體檢時, 醫生也會特別注意囟門的外觀、閉合遲早, 看是否存在異常情況。

(二)囟門早閉可能影響腦部發育

有的孩子出生時囟門就比較小, 長到幾個月時囟門只剩指尖大小了, 很多家長以為這是好事。 其實不然, 囟門閉合也有一定的時間, 後囟門一般在出生後6-8周閉合, 前囟門在1歲到1歲半時閉合, 過早閉合可能影響腦部發育。 前囟門的大小與大腦發育密切相關, 如果過早閉合, 可能是小頭畸形或腦發育不良造成的。 如果出現囟門早閉, 要區別對待, 雖然囟門早閉, 但頭圍繼續生長, 速度正常, 一般不會影響智力發育;如果屬於先天性小頭畸形, 出生時頭圍偏小, 有的在半歲前囟門就閉合了。 囟門早閉可能導致孩子腦組織發育不全、智力低下, 影響正常發育。

所以, 家長要定期測量孩子的頭圍, 瞭解孩子的神經精神發育情況。 另外, 囟門凹陷和囟門隆起也要引起足夠的注意。 囟門凹陷多由嚴重腹瀉、嘔吐引起的脫水所致;而囟門隆起可能是顱內壓力增高引起, 要檢查孩子是否患有腦炎、腦膜炎、腦瘤等疾病。

(三)推遲閉合可能和腦病有關

絕大多數寶寶的囟門在18個月前就閉合了, 如果發現孩子超過1歲半囟門還未閉合, 要考慮是否屬於囟門遲閉的情況。 當孩子出現囟門推遲閉合時, 要注意其是否患有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或者呆小症、腦積水等疾病。 因為鈣、磷代謝異常可能引起頭顱的變化, 骨骼發育障礙也影響囟門的閉合,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也可致發育遲緩, 表現為身材矮小、頭大、前囟大而閉合晚、出牙延遲、牙小而稀、鼻樑低、眼距寬、舌大且厚等。 同時, 囟門推遲閉合還可能和孩子腦積水有關, 這在臨床上較多, 孩子可能出現頭顱大、不能豎直、前額向前突出、前囟擴大膨隆、顱骨變薄、神經精神發育落後等。 囟門持續增大而頭圍又過大的話,

需儘快檢查, 對症治療。 陳豔妮表示, 臨床上也有嬰幼兒推遲到3歲囟門才閉合的, 但這個比例小於5%。

(四)呵護囟門定期檢查發育情況

囟門雖小, 卻是腦顱的窗戶, 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嬰幼兒的健康狀況, 年輕父母應掌握囟門發育的相關知識, 觀察寶寶前囟門發育情況。 前囟門顱骨結構很弱, 只有一層皮膚和腦膜, 沒有骨片保護, 不能用力重壓, 避免撞擊, 清洗囟門時一定要輕柔;家長平時應定期觀察囟門變化, 定期為孩子量頭圍、評估發育情況;多帶孩子曬太陽, 適時補充維生素D和鈣, 檢測體內微量元素情況。 如果出現異常應及時檢查和處理。

建議, 家長可以定期對孩子進行寶寶發育商檢查, 對孩子運動、精細動作、適應能力、語言和社交行為等進行發育監測,儘早發現發育異常情況。

對孩子運動、精細動作、適應能力、語言和社交行為等進行發育監測,儘早發現發育異常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