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7件事最毀牙

牙好身體才好。 近日, 最新載文, 刊出美國多位牙科專家總結出的“最傷牙齒的7件事”, 幫你護好健康第一關。

1.美白牙齒太過頭

美國牙科協會顧問理查·普賴斯博士表示,

過度漂白牙齒會使牙釉質變弱, 酸性物質更容易腐蝕牙齒, 導致牙釉質出現損傷孔。 牙釉質一旦受傷將無法恢復, 容易導致牙神經暴露, 使牙齒過敏。

2.吃得太酸

美國杜克大學兒童醫院牙科專家馬薩·吉爾斯博士表示,

為了保護牙齒, 應當避免大量喝蘇打水、橙汁、紅酒, 或吃檸檬等酸性食物。 原因是酸性食物吃太多也損傷牙釉質。

3.冷熱交替

普賴斯博士表示, 太燙的食物會導致牙釉質膨脹。 如果此時大口喝冷飲, 會導致牙釉質突然遇冷收縮, 產生頭髮絲一樣的裂紋,

久了就易患齲齒。

4.拉鋸式刷牙

紐約蒙德菲爾醫學中心牙科專家努恩蒂亞·卡坎南塔迪洛克博士表示, 刷牙時太用力會加劇牙齒表層釉質的磨損, 造成牙齒過敏和牙髓暴露。 建議選擇軟毛牙刷, 採取畫圓圈的動作, 避免拉鋸式用力猛刷。 另外,

如果牙刷使用2~3個月就出現刷毛彎曲, 就是刷牙用力過大的一個明顯信號。

5.牙膏類型沒選對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利用“相對齒質損耗”(RDA, 也稱牙膏磨損值)給牙膏分級。 普通牙膏的RDA為70, 美白牙膏為100, 超過150的為高磨損級, 不建議使用RDA超過200的牙膏。 吉爾斯博士建議,

最好選擇含氟牙膏, 氟化物雖然無法使牙釉質再生, 但可以使牙齒更堅固。

6.牙齒當工具

很多人習慣用牙齒開啤酒瓶或撕開包裝袋等。 美國兒童牙科醫學會會長沃倫·布里爾博士表示, 牙齒是用來咀嚼食物的, 而不是開瓶器等工具, 經常這樣做極易導致牙齒斷裂、移位等。

7.刷牙時間短

很多人每天只刷一次牙, 每次刷牙也是草草了事。 吉爾斯博士表示, 刷牙時間太短、次數太少、刷牙馬虎都會大大增加牙菌斑及齲齒危險。 建議每天至少刷牙兩次, 每次應刷夠2分鐘。 另外, 每天至少用牙線清潔一次牙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