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眼底黃斑病變用什麼藥

眼底黃斑在老年人的身上其實是比較多見的, 只是有部分朋友並沒有去重視這個疾病而已。 眼底黃斑其實也是需要對其進行治療的, 部分患者如果是較為輕微的, 也可以通過飲食調整等方面去做出調整, 具體的情況患者應該去諮詢正規的醫生, 避免耽誤治療。

中醫辯證療法

心營虧虛:眼症同前, 面白無華, 頭暈心悸, 失眠健忘, 舌淡脈細。 心主血, 目為血所養;心藏神, 運光於目而能視。 今久病過勞或失血過多, 心營虧虛, 以致目竅失養而萎閉, 神光衰竭而失明。 面白、頭暈、健忘、心悸失眠、舌淡、脈細等, 皆血虛失榮所致。 治宜:養心補血, 寧神開竅。

肝腎不足:視力漸降, 視物模糊。 全身症見頭暈耳鳴, 腰膝酸軟, 脈細。 久病過勞, 或稟賦不足, 致肝腎兩虧, 精血虛少, 目失滋榮, 故視物漸昏;日久則目系枯萎, 玄府閉塞, 神光熄滅而失明, 眼底則見視神經萎縮的改變。

全身脈症亦由肝腎精血虧虛所致。 治宜:補益肝腎, 開竅明目。

肝氣鬱結:視力漸降, 視物模糊, 患者情志不舒, 頭暈目脹, 口苦脅痛, 脈弦細數。 鬱怒傷肝, 氣機失調, 氣滯血瘀, 脈道不利, 玄府閉阻, 神光不得發越, 以致目視不明, 眼底則見視神經萎縮之病變。 肝氣上逆, 則頭暈目脹。 肝氣失和, 經脈不利, 故脅痛脈弦。 氣鬱化熱則口苦, 脈細數。 中醫治療老年眼底黃斑病變宜:清熱疏肝, 行氣活血。

脾腎陽虛:視力漸降, 視物模糊, 面白形寒, 腰膝酸冷, 少氣乏力, 食少便溏, 舌淡苔白, 脈沉細。 久病虛贏, 或稟賦不足, 脾腎陽虛, 則不能運化水谷精微以上榮頭目及溫煦肢體。 目失溫養, 玄府漸閉, 陽虛火衰, 神光遂沒, 故目無所見。 眼底則見視神經萎縮的病變。

因精氣不能溫養頭面肢體和充養血脈, 故面白形寒, 腰膝酸冷, 少氣乏力, 舌淡脈沉細。 陽虛內寒, 不能腐熟運化水穀, 則食少便溏, 舌苔白滑。 治宜:補脾益腎, 溫陽通竅。

食療法

黃斑病變的食療方法:豬肝, 枸!杞子, 加水共煮。 勿過煮, 淡食, 食肝飲湯。 補肝腎, 益精血,

可增強視力, 改善視功能。 羊肝粥:將羊肝克, 去膜切片, 加生蔥3根切碎, 油鍋炒片刻。 另用大米100克, 加水煮至大米開花, 再放入羊肝煮熟, 早晚餐服之。 可以補肝明目, 輔助治療老年性黃斑變性, 視物昏花模糊。

老年黃斑病變的預防

老年性黃斑病變最早期的預兆是視物變形。

視力所及處, 正當中會出現一塊黑團狀的盲點。 但由於對該病缺乏認識, 一些老年人患上此病後, 往往認為是“吃力”或白內障導致, 結果延誤了治療時間, 最終引起失明。

出現這些症狀, 不少老年人誤以為是老眼昏花, 體虛了, 自作聰明認為只需多休息、睡幾覺就會沒事的。 沒想到一躺就躺了十來天, 症狀未見減輕, 反而加重了。 這樣就延誤了最佳的治療時間。

專家指出, 假若發現及時, 並能及時進行治療的話, 85%的患者都能得到較好的視力保護。 此外,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在5~7年後幾乎都會出現老年性黃斑病變, 至少要在半年內做一次檢查, 最好是3個月做一次檢查。

老年性黃斑病變有幾個危險因素:年齡是唯一已經明確的危險因素。

另外還包括性別(研究顯示女性可能患此病的傾向是男性的2倍);吸煙;長期暴露于藍天和陽光下;營養不良, 如胡蘿蔔素水準較低等等。 有上述現象的人群應該及時上醫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