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尿酸偏低原因是什麼

定期體檢已成為人們預防疾病的主要手段, 通常一年都需要做一到兩次的全身檢查, 但對於體檢報告卻沒有多少人能夠看明白的。 今天就說說在檢查時發現尿酸偏低的情況。 那麼, 尿酸偏低原因是什麼。 對於尿酸值的正常取值範圍通常女性低於147, 男性低於200umol/L時, 則就表示尿酸偏低了, 引起尿酸偏低原因比較多, 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一、尿酸的正常值:

尿酸是指人體內嘌呤代謝的最終產物, 是血漿非蛋白氮的成分之一。 健康人血清尿酸濃度參考值, 男性為200~420umol/L, 女性為147~360umol/L, 絕經後可達420umol/L。 嘌呤的生產量, 三分之一來自食物, 其餘是體內自行合成。 通常, 嘌呤在肝臟氧化代謝後才變成尿酸, 再由腎臟和腸道排出, 三分之一由腸道隨糞便排出, 更多的是經腎臟隨尿液排出。

二、尿酸偏低是怎麼回事?

1、如果長期吃素也可能會出現尿酸偏低, 因為尿酸主要由高脂肪、高蛋白飲食代謝產生的。

2、某些礦物質和維生素缺乏(比如鋅、鎂、維生素D、維生素B12)也可能導致尿酸過低。

3、肝臟疾病患者血清尿酸濃度降低, 多因患肝病後肝細胞損傷, 嘌呤合成減少或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不能將嘌呤氧化成尿酸, 致使血液中尿酸濃度降低。

4、腎臟對尿酸的轉運要經過腎小球濾過、近端腎小管重吸收、分泌和分泌後重吸收4個步驟。 若腎小管功能損傷, 近端腎小管的重吸收減少或和分泌功能增加, 會導致血液尿酸濃度降低而致腎性低尿酸血症。

5、骨折術後病人血清尿酸濃度降低, 與抗菌藥物大量使用有關, 頭孢菌素類和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毒副作用可引起肝腎功能的損傷, 使血液尿酸濃度降低。 而糖尿病引起低尿酸血症大多是因腎臟對尿酸的排泄增加所致。

三、尿酸偏低怎麼辦?

若因飲食造成的尿酸過低, 可以通過飲食調節, 再複查一次尿酸, 觀察數值變化。 但因某些疾病引起的繼發性低尿酸血症則不應忽視, 慢性腎炎、肝炎、腎癌及骨折術後病人等都可能出現尿酸過低。 所以, 當尿酸偏低時, 建議到內分泌專科諮詢醫生, 瞭解尿酸偏低的真正原因並進行合理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