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

女性基礎體溫

文章導讀

很多人都知道女性的月經是身體的一些標誌, 標誌著排卵期, 安全期的準確日期。 但是極少有人知道女性基礎體溫這種指標對於女性的重要意義, 甚至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這個詞。 事實上女性基礎體溫在每一天都在傳達著女性的身體狀況, 只是很多人忽略了。

那麼女性基礎體溫究竟是什麼呢?女性基礎體溫 有哪些必要的作用呢?有哪些症狀是跟女性基礎體溫的變化有關呢?很多想要寶寶的女性都會問到醫生這些問題, 下面做出介紹。

正常女性的基礎體溫以排卵日為分界點, 呈現前低後高的狀態, 排卵前, 孕激素少, 體溫呈低溫趨勢, 一般為36.2℃。 排卵後, 體溫急劇上升, 一般增高幅度為0.3℃—0.6℃, 使基礎體溫達到36.7℃, 呈高溫趨勢。 概括地說, 女性基礎體溫大概有以下6種功能:

1.檢測黃體發育情況:女性排卵後次日, 因卵巢形成黃體, 黃體的健康與否直接關係著子宮健康與懷孕幾率。

2.把握受孕良機, 檢測早孕及早孕安危:在女性基礎體溫處於低溫、接近排卵期時就應該行房, 以增加懷孕幾率;

3. 鑒別閉經類型:有些女性不明原因閉經, 根據基礎體溫也可以初步判斷閉經的病變部位, 如果有前低後高表示子宮可能是病變部位。

4. 發現多囊卵巢:如果高溫期較短, 嚴重的還可能持續低溫, 那很有可能患上了多囊卵巢綜合征。

5. 監測卵巢功能:如果基礎體溫的迴圈週期縮短, 原本的28天, 慢慢變為24天或22天, 高溫期也會相應縮短, 則說明卵巢功能不好, 會影響女性雌性激素分泌, 會讓女性更年期提前到來。 6. 提示其他病變:如果月經期間基礎體溫不降低, 可能有子宮內膜異位症或早期亞臨床流產。

通過上述內容的介紹, 可以瞭解到女性基礎體溫的變化跟很多種情況都有關係, 不能單一的做出判斷。 想要寶寶的女性要注意女性基礎體溫與黃體的關係。 瞭解到相關知識的女性就可以從各個方面注意自己身體的變化, 正確利用女性基礎體溫這一特徵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