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給秋天一個不傷心的借口

每個秋天我們在做什么:購物, 趁著涼快的天氣往家里搬大件?還是貼秋膘, 讓不需要展示的身體重新變得肥胖油亮?或者失眠、易怒、憂郁、易疲勞、注意力分散, 讓我們必須敲開心理醫生的門。 秋季是抑郁癥的高發期, 這個時期高發的抑郁癥在臨床上稱為“秋季抑郁癥”。 心理學家認為, 這與氣溫不定、花木凋零、草枯葉落, 使一些人心中產生凄涼、苦悶、垂暮之感有關。

造成秋季抑郁癥的原因是什么呢:陽光不再充沛是第一大殺手, 當陽光強度降低時, 松果體興奮, 由它控制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分泌就會減少,

在血中的濃度降低。 甲狀腺素、腎上腺素能喚起細胞興奮, 它們的減少使細胞興奮性降低, 人就會處于抑制狀態, 情緒低沉, 總感覺疲憊。

室內工作又一次成為人們抑郁的原因之一。 常年在室內工作的人, 尤其是體質較弱或極少參加體育鍛煉的腦力勞動者, 以及平素對寒冷比較敏感的人, 比一般人更易秋季抑郁。 醫學研究也發現, 秋季抑郁癥通常起病于成年期, 平均起病年齡是23歲, 女性是男性的4倍。

這些在20歲至30歲之間的年輕人有些僅僅是輕微的情緒障礙, 主要表現為:心情不佳, 從憂傷到悲觀到絕望, 認為生活沒有意思, 高興不起來;較為嚴重的則出現焦慮癥狀, 導致食欲、睡眠等生活能力下降;同時還會出現精力缺乏、自我評價低、精神遲滯等等。

但是, 輕微的情緒障礙如果不能及時宣泄或加以疏導的話, 就會積郁成疾, 很可能導致患者有自殺傾向。

加強日照和光照是快樂起來的第一要領。 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 每天照射一定量的太陽光或明亮的人工光線, 可以減少秋季抑郁癥病人的自殺念頭。 當陰雨天或早晚無陽光時, 盡量打開家中或辦公室中的全部照明裝置, 使屋內光明敞亮。 人在這種光線充足的條件下進行活動, 可調動情緒, 增強興奮性。

給自己一塊糖是對付秋愁的第二招:陰天時, 增加糖類攝入可以提高血糖水平、增加活力、減輕憂郁。 當然, 糖尿病患者除外。

B族維生素是幫我們躲避秋季抑郁的第三招, 復合B族維生素、谷維素等可調節精神情緒,

咖啡、濃茶等有一定的提神作用, 能減輕或消除憂郁現象。

登山擴胸襟是抵抗抑郁癥最有趣的辦法:祖國醫學認為, 登山是治療憂郁癥之良方。 我國歷來的九九重陽登高的習慣就是給秋季抑郁癥打一劑預防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