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用它治胃病,早已是公開的秘密,你竟被蒙在鼓裡

說起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直腸潰瘍, 可是非常多見的消化系統疾病。 其實, 面對這類疾病, 中醫界對一味中藥的治療價值形成了難得的廣泛共識。 這就是蒲公英。 而且, 利用蒲公英有一些驗方, 屢試不爽, 因此有必要介紹給普通讀者。

胃病, 早已是公開的秘密, 你竟被蒙在鼓裡" alt="用它治胃病, 早已是公開的秘密, 你竟被蒙在鼓裡(1)" />

閑言少敘, 先介紹一張小方:

準備蒲公英25到50克, 此處蒲公英最好是全草, 白及10克。 水煎2次混合, 分早、中、晚3次飯後服用。 能清胃定痛, 止血生肌。 此方對急慢性胃炎和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有不錯的療效。

這裡重點要介紹的, 是中藥蒲公英。

我們知道, 蒲公英屬於清熱解毒類藥物, 味甘苦, 性寒, 能化熱毒。 它利尿通淋, 治療效果很好。 不過在臨床應用中, 蒲公英對胃病的治療效果卻引起了醫家的重視。 清代王洪緒在《外科證治全生集》中就闡明見了它治療胃脘痛的作用。

近代名醫章次公在治療胃病的時候, 於小建中湯里加30克蒲公英, 效果異常明顯。 此外, 朱良春、名醫顏德馨的父親顏亦魯、葉橘泉、沈仲圭等中醫大家, 無不喜歡用蒲公英治療胃病。

其實, 蒲公英對胃病的治療, 以胃熱之證最為有效。 這種的主要表現就是胃裡灼熱、嘈雜、胃部脹痛、反酸、口臭、小便發黃等等。 其清涼解毒之性, 在這裡體現得尤為明顯。 現代研究發現, 蒲公英對幽門螺桿菌有抑制作用, 還可以修補胃腸粘膜。 這些也都支援了中醫對蒲公英的認識。

這張小方中的白及, 有止血生肌之效, 對於胃潰瘍活動期所出現的出血, 有不錯的治療價值。

總之, 這個小方用法簡單, 只有兩味藥, 且安全性較高, 適合普通患者在中醫師的辨證指導下, 做日常保養、減輕症狀之用。

吃什麼對胃不好

1、辛辣食物。

辣椒如紅辣椒或者賈拉普辣椒, 都能夠給食物增添精彩的辣, 但同時也會擾亂食道。 結果是會有一陣燒心的感覺, 就如你吃進去的感覺一樣。

2、巧克力。

巧克力能夠使下食道括約肌放鬆, 從而引起胃酸倒流。

3、生洋蔥。

洋蔥和蒜頭、韭蔥和青蔥等食物都含有豐富的植物基化合物。 其中有些具有可以保護心臟的功能, 但有一些可能會引起腹痛。

4、柑橘類果汁。

這種酸性的飲料會擾亂消化道, 刺激敏感神經發熱等, 感覺就像胃酸倒流, 但實際上只是一種干擾而已。

5、雪糕。

吃過量的雪糕會引起腹痛等, 因為雪糕含高脂肪, 而且脂肪比其他食物更難消化。

6、西蘭花和生包心菜。

這些富含纖維素和營養素的新鮮的蔬菜毫無疑問十分健康, 但它們會在腸道中產生氣體。

7、豆類。

因為分解豆類需要的酶只能在腹部的細菌中找到,但如果你沒有保持吃豆類的習慣,腹部可能就沒有足夠的酶去消化豆類,結果就是產生氣體和膨脹。

8、桃。

桃子雖然性溫,可是吃多了讓人容易有飽腹感,尤其是有消化系統疾病的患者,如膽囊炎、慢性胃炎病人最好不要吃桃子。

7、豆類。

因為分解豆類需要的酶只能在腹部的細菌中找到,但如果你沒有保持吃豆類的習慣,腹部可能就沒有足夠的酶去消化豆類,結果就是產生氣體和膨脹。

8、桃。

桃子雖然性溫,可是吃多了讓人容易有飽腹感,尤其是有消化系統疾病的患者,如膽囊炎、慢性胃炎病人最好不要吃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