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經絡和血管的區別

我們平時可以通過皮膚表面看到身體的血管, 血管就是我們的血液流經的管道, 血管有動脈血管, 靜脈血管和毛細血管, 動脈血管一旦破損, 將會血流不止, 危及生命。 經絡也就是我們中醫上常常提起的經脈, 經絡是一個網狀圖結構, 對我們的身體來說, 是整個血管的統稱。 經常按摩經絡有助於身心健康。

血管是西醫學的名詞, 是現代解剖學的發展而發現的

血管是指血液流過的一系列管道。 除角膜、毛髮、指(趾)甲、牙質及上皮等地方外, 血管遍佈人體全身。 血管按構造功能不同, 分為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三種。

血管 是生物運送血液的管道, 依運輸方向可分為動脈(Artery)、靜脈(Vein)與毛細血管(Capillary)。 動脈從心臟將血液帶至身體組織, 靜脈將血液自組織間帶回心臟, 微血管則連接動脈與靜脈, 是血液與組織間物質交換的主要場所。 各種生物擁有的血管型態各不相同。

開放式迴圈(Open circulation)生物, 如昆蟲, 只有動脈。 血液自動脈流出直接接觸身體組織, 再由心臟上的開孔回收血液。 閉鎖式迴圈(Closed circulation)生物, 如哺乳類、鳥類、爬蟲類、魚類, 則由動脈連接毛細血管再接至靜脈, 最後回歸心臟。

血管示意圖

血管示意圖

而經絡是中醫學概念,

是古人在長期醫學實踐觀察後總結出來的一套診斷治療理論。 中醫上說, 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繫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 是人體功能的調控系統。 經絡學也是人體針灸和按摩的基礎, 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經絡學說是祖國醫學基礎理論的核心之一, 源於遠古, 服務當今。 在兩千多年的醫學長河中, 一直為保障中華民族的健康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中醫上說, 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繫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 是人體功能的調控系統。 經絡學也是人體針灸和按摩的基礎, 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經”的原意是“縱絲”, 有路徑的意思, 簡單說就是經絡系統中的主要路徑, 存在於機體內部, 貫穿上下, 溝通內外;“絡”的原意是“網路”, 簡單說就是主路分出的輔路, 存在於機體的表面, 縱橫交錯, 遍佈全身。 《靈樞·脈度》說:“經脈為裡, 支而橫者為絡, 絡之別者為孫。 ”這是將脈按大小、深淺的差異分別稱為“經脈”、“絡脈”和“孫脈”。 經絡的主要內容有:十二經脈、十二經別、奇經八脈、十五絡脈、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等。

其中屬於經脈方面的, 以十二經脈為主, 屬於絡脈方面的, 以十五絡脈為主。 它們縱橫交貫, 遍佈全身, 將人體內外、臟腑、肢節聯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