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使用抗菌類藥物的新風險

隨著當代社會的發展,抗菌類藥物也隨之產生。可以說,抗菌類藥物是應對細菌性感染的較為有效的武器,但同時隨著這些年來應用量的增大,也常常被誤用和濫用。最近,使用抗菌類藥物又有了一些新的風險,這也是值得大家去注意與瞭解的。

首先,盲目地使用抗菌類的藥物會加大心臟的風險。丹麥研究發現,克拉梅毒可能會增大心源性猝死的風險。實際上,他們的這一說法在世界藥物專家中也已經得到了共識與共鳴。早在2013年,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曾經發佈嚴重警告,濫用抗菌類藥物極有可能會引發心臟問題。但研究著同時提出這樣一個道理那就是:有時改用的時候還是要用的,計量較少的情況下是不會對身體產生問題的。

其次,濫用抗菌類藥物會損害兒童的身體健康。美國相關的醫藥專家研究發現,抗菌類藥物可能會影響嬰幼兒的消化道菌群,從而影響其新陳代謝功能,導致其成年後的肥胖。雖然該項研究還沒有得到確切的落實,但到目前為止有很多的研究資料已經表明,兒童過早或者是濫用抗菌類藥物會影響身體健康。而且過早使用抗菌類藥物的話,今後患上濕疹的可能性會較同齡的小孩大大的增加。

最後,盲目濫用抗菌類藥物可能會影響腸胃道的功能。日本研究者發現,部分抗菌類藥物容易刺激腸胃道粘膜,導致人體一些不良的身體反應,如:噁心、嘔吐、腹痛和腹瀉等等。雖然抗菌類藥物本身對腸道菌群有一定的殺滅作用,但同時其也容易導致菌群的種類失調,最終導致藥源性的腸炎。這種情況的話,後期雖會自行恢復,但對腸胃道的衝擊力是不小的,這是需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