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口拔罐出紫豆子
拔罐, 是一種中醫當中最常見的一種方式。 很多的時候, 我們可以通過拔罐進行調理。 但是大家發現, 有些朋友, 在胸口進行拔罐的時候, 會出現很多的紫豆子。 其實這種情況, 是經脈不通導致的。 定期進行拔罐或者是進行中醫調理的話, 這種情況就會消失, 所以大家不要過於擔心。
經絡不通是很多疾病的前驅症狀。 經絡堵塞, 氣血流通不暢, 臟腑之間的各種聯繫出現故障, 疾病進而發生, 長時間不處理, 或是處理不及時, 嚴重可致死亡。 那麼, 如何才可以判斷經絡是否不通?有以下這些症狀就要當心了。
疼和痛
通常我們認為疼和痛是一種感覺, 但其實, 兩者之間是有差異的。 “初病在經”、“久病久痛在絡”,
冷是很常見的一種症狀, 譬如不少人會有手腳冰涼的情況, 這也可能意味著經絡不通。 我們的體溫是由氣血的輸送決定, 經絡通暢, 氣血通暢充盈, 體溫正常, 反之, 則經絡阻塞。 有些人會還會有一半發涼, 一半體溫正常, 半邊發冷的現象, 可能就是經絡不通了。 而不正常的發熱, 也可能是經絡不通的表現。 當身體的某部位有低熱, 乾燥, 或是異常出汗, 如身體一邊有汗, 另一邊則沒有, 很可能是經絡堵塞, 令熱氣不能輸送, 積聚在局部所致。 另外, 氣血在體內迴圈, 流通到不通的經絡時, 則會選擇臨近的經絡迴圈, 也會影響經絡發熱, 就比如頭部低熱, 不一定誻膀胱經的問題, 也可能是其他經絡不暢造成的。
麻和木
麻木和疼痛一樣, 經常一起發生, 實則也有區別。 中醫認為, “麻為氣虛, 木為血虛”, 如果發麻感覺重, 則是氣不足, 發木感覺重, 則為血不足, 當局部有麻木感時, 要特別注意, 尤其是高血壓患者, 要趕緊想辦法通暢經絡, 防止中風。
通常局部發腫, 是血瘀造成的, 即為血液運行不暢, 有瘀血, 或血液流不暢, 運行受阻, 鬱積於經脈或器官之內呈凝滯狀態, 可以通過刮痧, 拔罐等方法調理, 可活血化瘀。
而脹一般是由氣滯所致, 氣在經絡運行受阻, 形成的“渦氣”, 身體某部位就有發脹的感覺, 可以在此部位經絡上循經按摩, 找到疼痛點再按摩, 慢慢可有改善。
酸
如果身體某處有發酸的開發部, 可能是該部位經絡不通, 令氣血供應減少而造成的, 就比如我們在劇烈後, 身體會有發酸無力感, 就是因為劇烈運動時, 機體需要更多的氣血, 當超過供應限度, 供不應求就容易發酸無力, 可以通過按摩、拍打此部位來改善。
硬
人體健康的肌肉應該是鬆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