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吃素食的五大誤區

文章導讀

吃素食的五大誤區, 素食是現在很多人崇信的, 其實是適當吃素對於身體是很有幫助的, 但是如果吃素過於頻繁也會給我們的身體造成影響的,

下面專家為您解釋食用素食的誤區。

不少人為了瘦身、擺脫疾病, 或追求健康而吃素, 但有人卻越吃越胖, 甚至便秘、生理期失調、營養不良……吃出一堆問題。

1、飲食精製化, 吃過多加工品

人們吃素講究精緻及口感, 吃很多精製的碳水化合物(白飯、白麵條、麵包, 甚至甜食等)及素加工品(麵筋、面腸、素肚、素肉等), 這些食物多半熱量高, 加工時加入大量油, 或為了增加風味, 採取煎、炸方式烹調, 長期吃下來容易發胖, 並衍生出高血脂、高血糖等代謝問題。

2、飲食偏頗, 攝食不限量

有些人認為吃素=不吃肉, 所以只要不吃肉就健康, 其他食物不必節制, 甚至認為蔬菜水果是健康食物, 多吃無妨, 結果越吃越傷身。

有的人吃素, 卻沒有正確吃素的觀念, 加上主觀認為不吃肉已經是飲食有節制, 因此對自己愛吃的食物─甜點、麵包、麵食、水果不限量, 但蔬菜卻吃得很少, 結果越吃越胖。

3、蛋白質攝取不足、品質不良

有些茹素者不吃蛋、奶, 而且也很少吃豆類、黃豆製品(如豆腐), 容易缺乏蛋白質, 或是蛋白質的品質不佳, 出現營養不良的情形。 素食者攝取蛋白質的品質不理想, 缺乏必需胺基酸─離胺酸, 可能和吃太少豆類, 尤其是黃豆及豆類製品有關。

人們常誤解一些疾病及飲食, 例如以為關節痛就是痛風, 如果痛風就不敢吃豆腐, 素食者就只會吃面製品, 如面腸, 麵筋等, 因此會缺乏某些必需胺基酸, 造成蛋白質的營養品質不良。

醫生特別指出,

素食者最好每天都要吃全榖根莖類+豆類食物, 尤其是黃豆及其加工品(如豆腐), 因為榖類和豆類的蛋白質組成不同, 兩者一起吃, 才能攝取完整優質的蛋白質。

4、吃太多油,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偏多

素食者容易吃下太多油, 而且攝取的油種類, 以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較多, 主要原因應該是市面上的素製品, 或供應素食的店家多半使用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比例較高的大豆油、葵花油。

5、長期生食, 吃出虛寒體質

從中醫觀點看, 有些茹素者長期大量生吃蔬菜, 以及吃大量五榖雜糧, 容易形成虛寒、痰濕的體質。 中醫指出, 大多數的蔬果偏寒涼性, 經過加熱烹調, 可以稍微緩解寒性, 但長期生食蔬菜, 則容易讓體質轉變為氣虛、陽虛體質,

精神體力不好, 稍微動一下就覺得累, 怕冷, 脾胃功能也受到影響。 加上素食者吃較多五榖雜糧, 必須由脾來運化, 容易讓脾過勞, 出現脾虛問題, 影響消化吸收功能。

吃素食的五大誤區, 專家解釋說我們在飲食上應該不論葷素每天的飲食都應該有優質蛋白質和鈣質的營養攝入, 還要攝入一定量的穀類, 使營養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