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破傷風前兆

破傷風這種疾病在感染上以后還是會有一段時間的潛伏期, 發病也是相當的緩慢, 在發作之前患者只是會常常的感覺到自己全身上下沒有力氣, 總是昏昏欲睡, 提不起來任何的精神, 有的時候還會伴隨著頭暈惡心的癥狀, 但是這些表現都不是很嚴重, 所以說就無法引起患者的重視, 沒有在第一時間去治療。

感染破傷風梭菌至發病, 有一個潛伏期, 破傷風潛伏期長短與傷口所在部位、感染情況和機體免疫狀態有關, 通常為7~8天, 可短至24小時或長達數月、數年。 潛伏期越短者, 預后越差。 約90%的患者在受傷后2周內發病, 新生兒破傷風的潛伏期為斷臍帶后5~7天, 偶見患者在摘除體內存留多年的異物后出現破傷風癥狀。

1.前軀癥狀

起病較緩者, 發病前可有全身乏力、頭暈、頭痛、咀嚼無力、局部肌肉發緊、扯痛、反射亢進等癥狀。

2.典型癥狀

主要為運動神經系統脫抑制的表現,

包括肌強直和肌痙攣。 通常最先受影響的肌群是咀嚼肌, 隨后順序為面部表情肌, 頸、背、腹、四肢肌, 最后為膈肌。 肌強直的征象為張口困難和牙關緊閉, 腹肌堅如板狀, 頸部強直、頭后仰, 當背、腹肌同時收縮, 因背部肌群較為有力, 軀干因而扭曲成弓, 形成“角弓反張”或“側弓反張”。

陣發性肌痙攣是在肌強直基礎上發生的, 且在痙攣間期肌強直持續存在。 相應的征象為蹙眉、口角下縮、咧嘴“苦笑”(面肌痙攣);喉頭阻塞、吞咽困難、嗆咳(咽肌痙攣);通氣困難、發紺、呼吸驟停(呼吸肌和膈肌痙攣);尿潴留(膀胱括約肌痙攣)。 強烈的肌痙攣, 可使肌斷裂, 甚至發生骨折。 患者死亡原因多為窒息、心力衰竭或肺部并發癥。

上述發作可因輕微的刺激, 如光、聲、接觸、飲水等而誘發, 也可自發。 輕型者每日肌痙攣發作不超過3次;重型者發作頻發, 可數分鐘發作一次, 甚至呈持續狀態。 每次發作時間由數秒至數分鐘不等。

病程一般為3~4周, 如積極治療、不發生特殊并發癥者, 發作的程度可逐步減輕,

緩解期平均約1周。 但肌緊張與反射亢進可繼續一段時間;恢復期還可出現一些精神癥狀, 如幻覺、言語、行動錯亂等, 但多能自行恢復。

3.自主神經癥狀

為毒素影響交感神經所致, 表現為血壓波動明顯、心率增快伴心律不齊、周圍血管收縮、大汗等。

4.特殊類型

(1)局限性破傷風表現為創傷部位或面部咬肌的強直與痙攣。

(2)頭面部破傷風頭部外傷所致, 面、動眼及舌下神經癱患者為癱瘓型, 而非癱瘓型則出現牙關緊閉、面肌及咽肌痙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