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

如何妥善使用緊急避孕藥

如何妥善使用緊急避孕藥確實值得大家關注, 在福州, 緊急避孕藥受到了限制, 非要當事人把個人資訊悉數登記備案方能出場。 管理部門稱, 這樣做的目的“一是打擊非法終止妊娠, 二是保護婦女的身體健康”, 這樣的規定引起了許多爭議。 拋開隱私問題不談, 緊急避孕藥的危害真的到了“限制級”的程度嗎?避孕又是怎麼和非法終止妊娠扯上關係的呢?

緊急避孕藥:救火隊長是何方神聖?

常見的緊急避孕藥有兩種。 一種含有大劑量的孕激素(通常是左炔諾孕酮), 劑量可達口服短效避孕藥的5-10倍。 大劑量的孕激素可以迅速地起到抑制排卵的作用,

並且可以使宮頸粘液變粘稠, 阻止精子通過。 此外, 它還能夠影響子宮內膜, 阻止受精卵著床, 通過這些效應的共同作用防止懷孕。 這類藥物的原理與短效避孕藥類似, 但作用更快更強, 同時由於劑量大副作用更多, 不適合長期使用。

另一種緊急避孕藥通過拮抗孕激素發揮作用。 這種緊急避孕藥的成分通常是小劑量的米非司酮, 它可以阻止受精卵在子宮內膜著床, 從而防止妊娠的發生。 作為補救措施, 它與大劑量孕激素同樣有效, 但長期使用表現如何尚不清楚, 因此也不是常規避孕的推薦方法。

緊急避孕藥通常要求在性行為後72小時之內儘快使用, 通常需服用1次或2次。

使用緊急避孕藥大約可使意外懷孕的風險減少70%-80%, 也就是說, 緊急避孕藥避孕的失敗率比其他那些可靠的方法(比如短效避孕藥、避孕套等)高不了多少, 但仍可阻止大部分意外的發生。

緊急避孕藥是健康殺手嗎?

談到緊急避孕藥, 一個很常見的觀點是:緊急避孕藥對身體傷害很大, 吃不得。 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呢?

我們將兩種緊急避孕藥分開討論。 含大量孕激素的緊急避孕藥在短期內比短效避孕藥更容易引起噁心、嘔吐等不適, 而且, 停藥後由於體內孕激素水準突然下降, 可導致撤退性出血, 相當於使月經提前。 然而, 並沒有證據證明偶爾使用一次會使健康受到長遠的傷害(注意, 是偶爾使用)。

至於含有米非司酮的緊急避孕藥,

其藥物劑量很小, 副作用也較輕, 米非司酮用於避孕的副作用主要有噁心、乏力、下腹痛等, 大多是輕微且可以恢復的。 按照說明書, 用於緊急避孕時僅需服用25毫克米非司酮, 而當用於藥物流產時, 需要在2-3天內服用總劑量達150毫克的該藥。 在大劑量下, 米非司酮的安全性仍然可以接受, 小劑量時安全性就更有保障了。

其實, 緊急避孕藥最常引起的不良後果是避孕的失敗。 也有觀點認為使用這些藥物需警惕宮外孕風險, 但文獻資料只涉及個別的病例報告, 並沒有宮外孕發生率明顯升高的證據。

總的來說, 作為偶爾使用一次的補救措施, 緊急避孕藥是安全的。 不過, 如果過分依賴緊急避孕藥, 每次都找它來擺平,

月經週期紊亂之類的麻煩會找上門來, 而且鑒於緊急避孕藥失敗率不低, 也會增加中招的風險。

避孕藥墮胎:有風險, 實踐難

此次避孕藥實名制, 管理部門提到的一個重要理由是防止將緊急避孕藥濫用於墮胎。 這不禁讓人疑惑, 避孕藥什麼時候有了墮胎這麼兇殘的能力?緊急避孕藥真的能墮胎嗎?這依然要分情況討論。 成分為孕激素的緊急避孕藥沒有終止妊娠的作用, 不能用於墮胎。 然而另一類緊急避孕藥的有效成分米非司酮確實可以用於藥物流產。

藥物流產一般會用到兩種藥物——抗孕激素藥(例如米非司酮)和前列腺素類藥物(例如米索前列醇)。 這兩種藥物需要先後配合使用, 完成整個流產過程。 雖然藥物流產看上去只是吃幾片藥,

比“無痛的人流”還要輕鬆很多, 但這個過程也有風險。

藥物流產可引起子宮出血, 對於小部分人, 出血可能會變得嚴重且不可控制, 需要刮宮和輸血治療, 如果處理不及時, 大出血可能致命。 為了確保安全, 藥物流產必須在正規醫療機構, 在醫生的密切觀察下才能進行, 而且只能用於懷孕49天之內的情況。 從這個角度講, 控制對米非司酮的購買確有幾分道理。

不過, 上文已經提到, 用於避孕的米非司酮藥片與用於流產的在劑量上有明顯不同。 用於避孕的藥片通常只含有10毫克藥物, 而藥物流產時總共要吃下150毫克。 因此, 積攢緊急避孕藥來進行“藥物流產DIY”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何況在沒有前列腺素類藥物幫忙的情況下,

藥物流產的效果並不好。

總的來說, 緊急避孕藥雖不是長久之計, 但也是意外之後將風險降到最小的合理之選。 只要不依賴, 作為補救方案偶爾動用一次無損長遠健康。 一些緊急避孕藥的成分確可墮胎, 但實施困難且有風險。 買藥實名制算不上高明的管理方法, 但如何妥善使用緊急避孕藥確實值得大家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