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膽道蛔蟲病的偏方大全

膽道蛔蟲病是腸道蛔蟲病中最嚴重的一種并發癥。 多見于6~8歲學齡兒童、農民和晚期孕婦。 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腸道蛔蟲運動活躍, 并鉆入膽道而出現的急性上腹痛或膽道感染。 發作時病人疼痛難以忍受, 大哭大叫, 十分痛苦。 若治療措施跟不上, 晚期病人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脫水和酸中毒, 甚至危及生命。

偏方1

烏梅30克、川楝子15克、檳榔15克, 花椒10克, 上為基本方。 偏寒者加附子、桂枝各6克, 細辛3克, 干姜3克;偏熱者加梔子20克, 黃蓮、黃柏各9克。 用法:水煎服, 急性期一晝夜服2-3劑;

偏方2

烏梅18克、苦楝樹皮15克, 檳榔、使君子各12克, 黃柏、枳殼、木香各9克, 川椒6克, 水煎服。 , 亦可用米醋, 每次30毫升, 加溫開水30毫升, 每日3-4次口服;

偏方3

鮮苦楝根白皮:1歲左右15克, 2-3歲20克, 4-6歲30克, 10-14歲60克, 洗凈剪碎, 煎濃汁, 加紅砂糖適量煮為糖漿, 分3次 l天內服完, 連服2-3天。

膽道蛔蟲癥來源于腸道有蛔蟲的病人, 而腸蛔蟲病是一種傳染病,

傳染源是蛔蟲病人或帶蟲者, 感染性蟲卵通過口腔吞入腸道而成為帶蟲者。 所以只有把好傳染源, 切斷傳播途徑才能徹底根除腸道蛔蟲的發生。 日常生活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飯前便后洗手。 以上偏方可以適當選擇, 根據療效里選擇治療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