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患上頸椎病 別不當回事

隨著電子時代的到來, 低頭看手機的“低頭族”越來越多。 也許您覺得看電腦、看手機時間長了, 頸肩不適是正常的, 那麼請你注意了, 長時間使頸椎向前屈曲的您可能已經患上了頸椎病。

頸肩部不適只是頸椎病的最早期症狀, 是頸肩部肌肉、韌帶長期一個姿勢勞損所致, 這一階段主要自覺症狀為頸後部肌肉僵、酸、沉、涼、痛的不適感。 這一階段的頸椎病通過保守治療是可以完全治癒的, 在臨床上被稱為功能性頸椎病或頸型頸椎病。 如果您在頸椎病初期沒有重視, 不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 長此以往,

就會導致頸椎曲度變直、椎體退變;椎動脈屈曲、疊壓、扭轉;椎間盤突出, 神經根或脊髓受壓, 從而形成器質性頸椎病。

器質性頸椎病根據不同的臨床特徵, 可以有輕重各異的表現。

1.神經根受壓症狀。 主要表現為在頸型症狀的基礎上, 出現一側或雙側上肢的麻木或疼痛, 並有針刺或過電樣放射感。 也有些患者僅表現為腋下或肩臂部疼痛。 若久病不愈, 可出現上肢肌肉萎縮, 握力下降, 摸物易碰倒, 持物易墜落等具體表現。

2.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症狀。 具體表現為在頸型症狀基礎之上, 出現頭重昏蒙似未睡醒, 嗜睡, 嚴重時出現頭痛、眩暈、視物糊模、耳鳴耳聾、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或出現短暫性失語、偏盲或偏癱,

甚至突然暈倒等一過性腦缺血的症狀。

3.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症狀。 在頸型症狀基礎上, 出現胸悶氣短、心悸心慌、噁心嘔吐, 並多伴有煩躁易怒、盜汗、月經不調和性功能障礙等。

4.脊髓受壓症狀。 在頸椎病症狀基礎之上, 出現胸腹部有束帶狀感, 下肢僵硬、發涼、乏力、走路不穩, 腳落地時有踏棉花感, 不能走直線等。 嚴重時可出現排尿困難, 有尿不盡感, 以及陽痿、癱瘓等。

5.食管會咽受壓症狀。 主要表現為在頸型症狀基礎之上, 出現咽幹、咽癢, 說話聲音嘶啞(會厭型)。 或出現吞咽“彆扭”或困難(食管壓迫型)。 系陽性反應物刺激壓迫食管及影響會厭運動與刺激迷走神經而引起, 臨床較少見, 多需手術治療。

綜上所述, 頸椎病不是小病,

它可以引起或輕或重的諸多症狀。 根據筆者的臨床經驗, 90%的頸椎病是可以通過保守治療達到臨床治癒的。 因此要注意保護頸椎,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及時就醫。 (王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