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誤區

保養歪理 變美不成反傷身

對於許多女士而言, 保養早就如吃飯般平常, 敷面膜、抗老、美白、防曬樣樣都不容忽略, 可是許多保養的歪理卻成為護膚力度不足的罪魁禍首。 而且不正確的保養方法不僅會影響保養效果, 甚至可能傷害您的健康和美麗。 快來看看自己有沒有中招吧!

要點一:【天然不一定等於健康】

歪理1:蔬果搗成泥敷臉 有效無副作用

很多年輕美眉們常常詢問「蘿蔔泥可以敷臉嗎?」「直接在家用蔬果搗成泥敷臉, 是不是省錢、效果更棒呢?」等問題。

正解:

其實, 如果在家DIY自己做面膜, 會需要特別擔心一些問題, 如防腐、滅菌、品管這幾個要點,

就算這些問題克服了, 我們還要進一步考慮, 這些DIY的材料, 有效的保養成分是否可以直接進入到皮膚層裡被吸收­使用的素材會不會刺激皮膚、使皮膚敏感?

許多人喜歡用蔬果做面膜, 但都不知道柑橘類的水果大多會有光敏感的問題, 敷完臉如果接受陽光照射, 容易讓皮膚變黑!所以, 弄清楚你拿來DIY的材料特性, 你的皮膚才不會還沒有變白嫩, 反而引起發炎、紅腫。 就像前幾年, 很多人流行用包檳榔的花葉敷臉淡斑, 結果卻敷出了一張大黑臉。

不要誤會, 專家並不是主張不能在家DIY, 建議喜歡DIY面膜的朋友, 可以使用澱粉類的材料, 製作簡單的保濕面膜。 所謂的澱粉類是指像麵粉、小麥粉等, 含有可以食用的大量澱粉與糖類, 簡單的加水打成泥狀敷臉, 有助於提高皮膚表層的保濕力, 這一類的材料在使用上不會對皮膚造成刺激。 如果你怕泥狀的面膜敷在臉上, 會有容易滴落的問題, 也可以加個雞蛋, 讓面膜較為瓷實、服貼, 使用上會較為方便。

歪理2:小黃瓜、檸檬富含維C 美白效果好

這是許多網友常常在網站上發問的問題。 想要敷小黃瓜、檸檬的人, 大都是想要藉由其中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來美白。

正解:

在自然界植物中, 維他命C多半屬於右旋類型, 因為右旋維他命C比較安定, 比較不容易被氧化。

但右旋維他命C經由食用能被人體吸收的只有3~5%, 更何況是塗抹在皮膚表層, 對皮膚幾乎沒有什麼助益, 只有左旋維他命C是唯一可以被皮膚吸收利用的。

所以, 如果你問敷檸檬、小黃瓜對美白有沒有幫助, 只能告訴你, 達到「心理美白」的安慰成分居多。 更何況, 像檸檬等柑橘類的果皮中, 含有感光性的化學成分——喃香豆素(furocoumarin), 會讓你的皮膚生成黑色素沉澱, 美白不成反而黑了臉。

歪理3:乳製品過期不用扔 廢物利用可美膚

正解:

優酪乳與養樂多中主要都含有高量的乳鐵蛋白、糖類、胺基酸等成分, 這些成分最大功效在保濕, 但是因為這些物質保存不易, 容易引起酸敗, 對皮膚會生成刺激, 所以自製的優酪乳面膜、開封過的養樂多, 最好當日使用完。

而原本就存在於新鮮優酪乳、養樂高產品中的乳酸, 能夠説明代謝角質, 是在於其中的「酸」可以幫助老廢角質脫落。 所以看來使用這個產品敷臉, 是有那麼一些道理的。

一些人會誤以為, 酸敗的乳製品會生成乳酸, 可以拿來敷臉, 達到代謝角質、高效保濕的功效,

要呼籲大家, 這可是錯誤的觀念, 優酪乳類中的乳酸, 跟有沒有酸臭其實是沒有關係的。

歪理4:紅茶包敷眼皮 黑眼圈變淡

正解:

當然是錯的, 門診時, 常常處理美人們用紅茶包敷出黑眼圈的問題。 為什麼和想像中不一樣, 敷紅茶包反而會敷出黑眼圈呢­主要的問題出在熱敷這個方式。 長期熱敷, 容易使皮膚慢性發炎, 而產生發炎後色素沉澱。 此外, 紅茶中有單寧酸, 泡過的紅茶包會大量釋出這個成分, 刺激你的皮膚。

也許你會問我, 紅茶包不是含有咖啡因, 可消水腫嗎­也許是如此, 但為了消除水腫型眼袋, 卻換來黑眼圈, 其實是不太值得的。

想消水腫型眼袋,最簡單的方式是晚餐不要吃太鹹,睡前不要喝太多水,以免睡覺平躺時,水分都堆積在我們的眼窩。

歪理5:家養蘆薈隨時用 消炎、退紅腫

正解:

蘆薈深受許多美人兒的愛戴,可以直接摘院子種的蘆薈來敷臉嗎?蘆薈本身有消炎、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但蘆薈的品種眾多,不是每一種都可以用來護膚。直接用在皮膚上,還要考慮到蘆薈的培育土壤、栽種方案,是否使用農藥、遭受污染的問題,這些都會影響到皮膚健康的。使用大廠牌萃取的蘆薈產品,在安全、品質上都有通過一定的相關探測,對於皮膚的安全是比較有保障的。

要點二:【過猶不及,適度才最好】

歪理1:保養品成分 濃度愈高愈有效

正解:

濃度高不一定有效,且有可能造成皮膚的傷害與副作用(如酸類、美白類成分、精油)。皮膚對於成分的接受度有一定的吸收能力,因此過高的濃度對於抗衰老的功效亦是枉然。藥劑研究室醫學證實,並於全球最具權威的皮膚科醫學期刊JID發表,5%的左旋維他命C,對刺激膠原蛋白纖維合成能發揮最大效果,超過此濃度所產生的效果與5%的濃度相同,也因此可以知道,濃度和效果不一定成正比增加!

歪理2:乳液越厚越滋潤

很多美眉在睡前都喜歡塗上厚厚的乳液或霜,以為這樣就可以充分補充皮膚的水分,使皮膚得到滋潤。但美眉們都忽略了,我們的皮膚是否能承受得了過多的護膚品。護膚品只是起到促進作用,過多的護膚品只會使皮膚不堪重負!

正解:

睡前,塗適量的護膚品在臉部,臉部皮膚便能很好地吸收。千萬不可給皮膚“增重”,反而可以“減重”。時下日本最流行的“肌斷食”保養法,正是基於為皮膚“減負”的原理而提出的,它提倡連續幾天減少護膚品的用量,一般而言,最好能讓肌膚“休息”1~3天。這樣的皮膚才會更健康。

歪理3:敷面膜時間越久 效果越強

有些美眉在敷面膜時為了得到更好效果,直接就敷著面膜很長時間甚至睡覺。

正解:

這樣會使肌膚不可以自然地透氣,因為面膜在一定的時間後功效就會消失,敷得越久只會有害無益。

一般來講,如果沒有特殊說明可以過夜,補水型面膜不要超過20分鐘,否則會堵塞毛孔。而清潔功效的礦物泥面膜只需要停留3~5 分鐘。織布式面膜在八分幹時就應除去,因為面膜幹透後,反而會加快肌膚表層的水分蒸發。

要點三:【清潔】

歪理1.不化妝也該使用卸妝油

現在一些廣告上都建議美眉們不單在化妝後需要使用化妝油來卸妝,在日常出門回家後也需要使用卸妝油把臉上的灰塵卸掉。

正解:

卸妝油雖有深層清潔肌膚作用,但頻繁使用依然會出現痘痘發炎等不適表現。

為減少不必要的刺激只濃妝時候才用卸妝油為妙,同時也可以使用一些含有植物精華的卸妝油,這樣可以減少皮膚的負擔。

廣告說卸妝油可以溶解粉刺,事實上,粉刺是不可能用卸妝油溶掉的。

基本上,粉刺是「毛孔中的角質」加上「皮脂」所構成。假如卸妝油可以完全溶解我們的粉刺,一定不只是溶掉「毛孔中的角質」,還會把我們皮膚表皮的角質溶光光,失去角質後,皮膚就沒了保護層,這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呀!角質層是皮膚抵抗外來刺激最重要的戰鬥層,沒有了它,皮膚可是會變成超級敏感的。

單單認為油脂是造成粉刺的主因,是錯誤觀念。所以「常常洗臉可以洗掉粉刺」這個說法,當然是不正確的。洗臉會洗去過多油脂,但也僅止於皮膚表面的,並無法洗掉毛孔中和角質已經結合的油脂。

所以,要清除粉刺,必須使用促進粉刺代謝或促進角質代謝的產品,單單使用卸妝油,是沒有辦法將粉刺清光光。

為什麼使用了卸妝油後,有些人會覺得粉刺變少了?

那是因為,使用卸妝油時,我們會稍微按摩我們的臉,在按摩的過程中,突出皮膚表面的粉刺會因為摩擦力的關係而掉落,所以洗完臉後,看來粉刺似乎變少了。如果粉刺多的人,在洗臉的同時,適度的使用一些按摩刷或是細緻的磨砂膏,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

使用卸妝油按摩清粉刺,效果有沒有比較好?

答案是沒有!卸妝油是由乳化劑及油脂所組成,當洗淨用的乳化劑在臉上按摩停留太久時,容易造成皮脂過度乳化,沖掉後皮膚反而變得乾燥、脫皮。所以呢,卸妝油,顧名思義,應該使用在卸妝即可,不應做為其他用途。

歪理2.冷熱交替洗臉 收縮毛孔

正解:

熱水能徹底清除面部的防護膜,所以用熱水加肥皂洗臉之後,人的皮膚會感到非常緊繃難受。

溫水是最適宜的潔膚水,潔膚過程中不宜使用熱水或涼水,潔膚之後可用冷水放鬆和刺激皮膚,促進血液迴圈。有些書上提到,涼水具有收縮毛孔的作用,這是不科學的,美國密蘇里州雷拉皮膚護理中心主任萊娜專家認為,毛孔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容易開放和關閉。

想消水腫型眼袋,最簡單的方式是晚餐不要吃太鹹,睡前不要喝太多水,以免睡覺平躺時,水分都堆積在我們的眼窩。

歪理5:家養蘆薈隨時用 消炎、退紅腫

正解:

蘆薈深受許多美人兒的愛戴,可以直接摘院子種的蘆薈來敷臉嗎?蘆薈本身有消炎、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但蘆薈的品種眾多,不是每一種都可以用來護膚。直接用在皮膚上,還要考慮到蘆薈的培育土壤、栽種方案,是否使用農藥、遭受污染的問題,這些都會影響到皮膚健康的。使用大廠牌萃取的蘆薈產品,在安全、品質上都有通過一定的相關探測,對於皮膚的安全是比較有保障的。

要點二:【過猶不及,適度才最好】

歪理1:保養品成分 濃度愈高愈有效

正解:

濃度高不一定有效,且有可能造成皮膚的傷害與副作用(如酸類、美白類成分、精油)。皮膚對於成分的接受度有一定的吸收能力,因此過高的濃度對於抗衰老的功效亦是枉然。藥劑研究室醫學證實,並於全球最具權威的皮膚科醫學期刊JID發表,5%的左旋維他命C,對刺激膠原蛋白纖維合成能發揮最大效果,超過此濃度所產生的效果與5%的濃度相同,也因此可以知道,濃度和效果不一定成正比增加!

歪理2:乳液越厚越滋潤

很多美眉在睡前都喜歡塗上厚厚的乳液或霜,以為這樣就可以充分補充皮膚的水分,使皮膚得到滋潤。但美眉們都忽略了,我們的皮膚是否能承受得了過多的護膚品。護膚品只是起到促進作用,過多的護膚品只會使皮膚不堪重負!

正解:

睡前,塗適量的護膚品在臉部,臉部皮膚便能很好地吸收。千萬不可給皮膚“增重”,反而可以“減重”。時下日本最流行的“肌斷食”保養法,正是基於為皮膚“減負”的原理而提出的,它提倡連續幾天減少護膚品的用量,一般而言,最好能讓肌膚“休息”1~3天。這樣的皮膚才會更健康。

歪理3:敷面膜時間越久 效果越強

有些美眉在敷面膜時為了得到更好效果,直接就敷著面膜很長時間甚至睡覺。

正解:

這樣會使肌膚不可以自然地透氣,因為面膜在一定的時間後功效就會消失,敷得越久只會有害無益。

一般來講,如果沒有特殊說明可以過夜,補水型面膜不要超過20分鐘,否則會堵塞毛孔。而清潔功效的礦物泥面膜只需要停留3~5 分鐘。織布式面膜在八分幹時就應除去,因為面膜幹透後,反而會加快肌膚表層的水分蒸發。

要點三:【清潔】

歪理1.不化妝也該使用卸妝油

現在一些廣告上都建議美眉們不單在化妝後需要使用化妝油來卸妝,在日常出門回家後也需要使用卸妝油把臉上的灰塵卸掉。

正解:

卸妝油雖有深層清潔肌膚作用,但頻繁使用依然會出現痘痘發炎等不適表現。

為減少不必要的刺激只濃妝時候才用卸妝油為妙,同時也可以使用一些含有植物精華的卸妝油,這樣可以減少皮膚的負擔。

廣告說卸妝油可以溶解粉刺,事實上,粉刺是不可能用卸妝油溶掉的。

基本上,粉刺是「毛孔中的角質」加上「皮脂」所構成。假如卸妝油可以完全溶解我們的粉刺,一定不只是溶掉「毛孔中的角質」,還會把我們皮膚表皮的角質溶光光,失去角質後,皮膚就沒了保護層,這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呀!角質層是皮膚抵抗外來刺激最重要的戰鬥層,沒有了它,皮膚可是會變成超級敏感的。

單單認為油脂是造成粉刺的主因,是錯誤觀念。所以「常常洗臉可以洗掉粉刺」這個說法,當然是不正確的。洗臉會洗去過多油脂,但也僅止於皮膚表面的,並無法洗掉毛孔中和角質已經結合的油脂。

所以,要清除粉刺,必須使用促進粉刺代謝或促進角質代謝的產品,單單使用卸妝油,是沒有辦法將粉刺清光光。

為什麼使用了卸妝油後,有些人會覺得粉刺變少了?

那是因為,使用卸妝油時,我們會稍微按摩我們的臉,在按摩的過程中,突出皮膚表面的粉刺會因為摩擦力的關係而掉落,所以洗完臉後,看來粉刺似乎變少了。如果粉刺多的人,在洗臉的同時,適度的使用一些按摩刷或是細緻的磨砂膏,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

使用卸妝油按摩清粉刺,效果有沒有比較好?

答案是沒有!卸妝油是由乳化劑及油脂所組成,當洗淨用的乳化劑在臉上按摩停留太久時,容易造成皮脂過度乳化,沖掉後皮膚反而變得乾燥、脫皮。所以呢,卸妝油,顧名思義,應該使用在卸妝即可,不應做為其他用途。

歪理2.冷熱交替洗臉 收縮毛孔

正解:

熱水能徹底清除面部的防護膜,所以用熱水加肥皂洗臉之後,人的皮膚會感到非常緊繃難受。

溫水是最適宜的潔膚水,潔膚過程中不宜使用熱水或涼水,潔膚之後可用冷水放鬆和刺激皮膚,促進血液迴圈。有些書上提到,涼水具有收縮毛孔的作用,這是不科學的,美國密蘇里州雷拉皮膚護理中心主任萊娜專家認為,毛孔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容易開放和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