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健康

男性需要特別注意的事項

男人總是“強者”的代名詞, 但他們並非鐵打的硬漢, 在某些方面, 男人比女人更脆弱。 研究表明, 男人得癌症的幾率比女人高70%, 平均壽命比女人短5-8年。 其主要原因是男人身上的“弱點”多。 在男人健壯、剛強的外表背後, 存在著五大健康弱點, 需要充分認識, 細心呵護。

弱點一:不知不覺中謝頂

60%的男人在25歲之前就開始脫髮, 30歲以前脫髮的比例更高達83。 9%。 這與男性體內雄性激素水準有關。 研究還發現, 頭頂脫髮越厲害, 患心臟病的可能性越大;膽固醇水準高且謝頂的人, 比膽固醇高但不謝頂的人, 得心臟病的幾率高3倍。

在脫髮門診中, “謝頂”患者一般占80%左右, 發病通常在17歲以後, 隨著年齡增長, 發病率和脫髮程度也不斷增加。 這種脫髮一般由遺傳因素引起, 精神緊張、進食過多油膩與辛辣食物、熬夜等往往會加重或提早出現脫髮現象。

提示:如果每次脫髮超過100根, 或一兩個月內持續脫髮, 需要到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 對症治療;焦慮的情緒對脫髮也有很大影響, 平時應儘量讓精神舒緩, 從而減輕壓力;不要縱容男人的“嘴癮”, 辛辣美味雖能滿足食欲, 但卻會加速脫髮;吃得過鹹、過甜也會使皮脂腺增多, 誘發脂溢性皮炎, 從而導致脫髮;此外, 還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少熬夜、少抽煙、節制飲酒;最後一招是每天堅持5分鐘按摩頭皮。

弱點二:心臟更脆弱

在有些西方國家, 人們把心血管病稱為“男性疾病”, 80%的心血管病都發生在男人身上。 而45歲到60歲之間的中年男性是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 臨床統計表明, 男性患心肌梗死入院治療的人數是女性的7-10倍。

在臨床上, 65歲以下的冠心病患者以男性居多, 到80歲以後, 男女比例才越來越接近。 這是因為, 男性在社會競爭中, 承受的壓力更大, 不少男性在飲食上特別偏愛動物脂肪類食物, 並有吸煙、喝酒的不良習慣。 臨床上, 高血壓也以男性患者居多, 四五十歲大腹便便的人隨處可見, 這一切都會使心臟功能受到損害。 而男性患者的特點為:即使病情兇猛, 只要搶救及時, 預後也會不錯;如果搶救不及時, 極易發生心梗, 很快猝死。

提示:哈佛大學醫學院一項針對5500人長達26年的追蹤調查顯示, 特別是男性, 食用生物類黃酮最多的人死於心臟病的人數最少, 所以多吃蘋果、洋蔥, 喝茶等, 可以明顯降低心臟病發作幾率;戒煙限酒, 注意休息, 定時服用降壓藥;焦慮可能使年長男性更易患心臟病, 建議經常散步、聽聽音樂, 以緩解工作、生活壓力。

弱點三:身體“儲能”功能低於女性

從生理特點來說, 食物在男性體內會更快進入胃部, 而且吸收不夠充分;其次, 男性唾液成分比較穩定, 不像女性會隨生理週期的變化而有所變化;再次, 一種對產生饑餓和體內脂肪儲存有重要影響的激素---利普丁, 在男性體內的存在也只有女性的1/3。 所以, 男性身體內的脂肪比率要低於女性。

提示:男人更容易饑餓, 在加班、外出時, 可適當多準備些食物, 或在兩餐中添加一道點心;飯後不要喝茶, 茶葉中含有大量單寧酸, 會影響蛋白質和鐵元素的吸收, 時間久了容易引發缺鐵性貧血, 大量的水進入胃中, 還會沖淡胃液, 影響消化;飯後不要馬上散步, “百步走”非但不能活“九十九”, 還會因為運動量的增加, 影響消化道對營養物質的吸收。 尤其是老年人, 心臟功能減退、血管硬化, 餐後散步多會出現血壓下降等現象。

弱點四:消化系統易發生故障

“男過四十天過午”, 說的是男人到了40歲以後, 身體狀況猶如午後的太陽, 一步步開始下滑。 著名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指出, 男性40歲以前慢性病患病率緩慢上升, 為9。 9%, 40-44歲, 患病率急劇上升至20。

9%。 因此, 男人到了40歲, 就應該提防消化系統疾病的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