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讓孩子早起早睡才逆天?

9小時才能睡夠

睡眠就如同喝水和吃飯一樣重要, 對於發育中的青少年更為重要。 首先, 促進身體發育的生長激素分泌高峰是在入睡後, 睡不好覺就影響身高。 對家長十分關心的學習成績而言, 睡眠也至關重要。 美國哈佛醫學院和加拿大倫特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 在學習了一個很複雜的新遊戲後, 睡了一晚好覺的青少年在第二天表現得都很好, 而那些睡眠不足6小時的青少年都表現較差。 美國布萊根婦女醫院的另一項研究也顯示, 長時間睡眠不足會影響完成任務的表現, 尤其是在夜晚的表現,

而晚上是青少年一天中最重要的自習時間。

睡眠對於學習來說十分重要, 是因為它能夠幫助我們從一天的眾多瑣事中過濾出重要的學習內容並且記住。 按理說, 學習的內容越多, 大腦需要的睡眠就越多, 實際情況卻是, 學習的內容越多, 青少年睡得越少。 如果大腦沒有得到足夠的睡眠, 即使大腦的其他部分還清醒著, 負責學習的重要部分也會“罷工”。 也就是說, 沒有足夠的睡眠, 再怎麼開夜車學習效率也低下。

為了保證青少年的身體發育和白天有足夠的精力學習, 他們每天需要8~9小時的睡眠時間才夠。 但是青少年的睡眠需求卻十分難以滿足。 他們通常在週一到週五之間晚睡早起, 睡眠嚴重不足, 到了週末再以睡到中午的方式來集中補覺。

這種作息時間極不規律, 有可能讓他們患上失眠症、不寧腿綜合征、嗜睡症等睡眠障礙。 睡眠不足幾乎是每個青少年都存在的問題。

晚睡晚起才自然

有的家長犯愁, 自己也催促孩子早睡, 可他們似乎就樂於熬夜到淩晨, 第二天早晨又起不來。 其實晚睡晚起才是青少年自然的作息。 在青少年時期, 我們體內的激素會迅速上升, 對大腦的松果體造成一種類似于安非他命的效果。 松果體是大腦中一個豌豆大小的腺體, 負責釋放褪黑激素讓你感到昏昏欲睡。 青少年由於激素水準上升, 松果體會被抑制那麼幾個小時。 因此, 青少年都喜歡熬夜, 不到晚上十一二點, 他們就無法好好睡覺, 即使躺在床上也會玩一兩個小時的手機。

一方面大多數中學生需要在早上六七點就起床開始一整天繁重的學習, 一方面他們又很難在晚上11點以前入睡, 這讓他們無法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 在入睡時間被青少年獨特的生理狀況推遲後, 醒來的時間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推遲, 難怪他們總是感到早起困難, 一有機會就睡到太陽照屁股。

如果家長發現睡眠不足已經給孩子造成了一定影響, 就必須採取措施。 但要讓青少年都早晨9點才起床是不現實的, 學校的上課時間、“一天之計在於晨”的理念都讓他們必須要早起。 那就只能“逆天而行”, 讓青少年早睡了。 除了逼迫他們早點上床以外, 還需要改變一些他們的生活習慣才能達到目的。

怎樣讓孩子多睡一會兒?

以保證睡眠為首要需求。 在安排孩子的作息時間時, 一定要保證他們每天有8小時的睡眠時間, 如果不行就減少補習、課外活動等。

讓孩子午休, 但是不要超過半個小時, 過了下午3點, 就不要再午休了, 以免影響晚上的睡眠。

在接近睡眠時間的時候就把房間的光線調暗些, 睡覺的時候完全關燈, 拉上遮光的窗簾。 早上, 讓孩子盡可能多地曬些太陽, 有助於他們完全清醒。

在睡前1個小時, 可以讓孩子洗一個舒服的熱水澡, 坐在床上看書。 不要玩手機、電腦、ipad等電子產品, 也不要看電視, 電子產品所產生的光線刺激會讓我們的心率和呼吸加快, 甚至降低褪黑激素的水準。

保持房間涼爽也很重要。

我們入睡後, 體溫會有所下降, 所以涼爽的房間有助於我們入睡。 房間溫度在15℃~26℃最好。 睡前兩三個小時也不要進行激烈的運動, 這會導致體溫升高。

青少年睡眠不足的表現

學習能力下降, 難以集中精力和解決問題, 並且會很快忘記學到的知識, 甚至忘記哪天要交哪些作業。

更容易長粉刺, 皮膚問題又會進一步導致他們的自尊心受挫。

睡不好難免情緒暴躁, 很容易與他人發生言語和肢體上的衝突, 對人對事都極不耐煩。

對甜食、油炸食品特別饑渴, 並且因此而增加太多體重。

對咖啡因、酒精或者煙草產生依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