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輸血原則是什麼

平時因為大出血的原因, 常常需要輸血進行治療, 輸血的原則是比較多的, 當然首先要進行交叉配血實驗, 要瞭解受血者和供血者的一些相關的資料, 在輸血前也要瞭解一些注意事項。 這樣才能夠達到良好的輸血的作用, 這在挽救患者生命, 促進患者健康恢復的作用都是比較重要的。

輸血原則是什麼

1.輸同型血, 輸血前做交叉配血實驗

2.交叉配血試驗(2003), 受血者的紅細胞與供血者的血清, 供血者的紅細胞與受血者的血清分別加在一起, 觀察有無凝集現象。 前者為交叉配血的次側, 後者為交互配血的主側, 因為主要應防止供者的紅細胞上的抗原被受者血清抗體凝集。

輸血前有哪些注意事項

(一)輸血前必須嚴格檢查全血的外觀, 檢查血袋有無破損滲漏, 血液顏色是否合格;還要認真核對患者、交叉配合報告單和待輸血液之間是否無誤, 包括患者和獻血者的姓名、性別、ABO和Rho(D)血型、交叉配合試驗和抗球蛋白試驗的結果、血袋號碼、血類和血量等, 並且應該有兩人核對, 準確無誤方可輸血。

(二)輸血時應到患者床前核對病案號、患者姓名、血型等, 確定受血者本人後, 用裝有濾器的標準輸血器(濾網孔徑約為170微米,

總有效過濾面積為24—34釐米2, 可以濾除血液和血液成分製品中可能存在的聚集的血小板、白細胞和纖維蛋白)進行輸血。

(三)血液臨輸注前再從冷藏箱內取出, 在室溫中停留的時間不得超過30分鐘。 輸用前將血袋內的血液輕輕混勻, 避免劇烈震盪。

血液內不得加入其他藥物, 如需稀釋只能用靜脈注射用生理鹽水。

(四)輸血前後用生理鹽水沖洗輸血管道。 連續輸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時, 前一袋血輸盡後, 用靜脈汪射用生理鹽水沖洗輸血器, 再接下一袋血繼續輸注。

(五)輸血過程應先慢後快, 再根據病情和年齡調整輸注速度, 並嚴密觀察受血者有無輸血不良反應, 如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 輸血初期10—15分鐘或輸注最初30—50毫升血液時, 必須由醫護入員密切注視有無不良反應。 如果發生不良反應, 須立即停止輸血並報告負責醫師及時診治, 同時通知輸血科或血庫做必要的原因調查。 通常, 輸血不必加溫血液。

(六)輸血後將血袋保存於2—8℃冰箱24小時, 以備出現意外情況時核查用。

(七)輸血完畢, 醫護人員逐項填寫輸血反應調查回執, 並於輸血完畢後第二夭退還輸血科保存。 輸血科每月統計上報醫務處(科), 負責醫師將輸血情況記錄在病歷中。

(八)輸血完畢後, 醫務人員將輸血單第二聯貼在病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