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爬行鍛煉治不好骨關節炎

“我的病能練跪爬嗎?”今年51歲的田阿姨到中醫院骨科門診咨詢醫生。 詢問病史得知, 她年齡雖不大, 但膝關節疼痛卻3年有余了, 曾在某醫院就診經拍X線片診斷為膝骨關節炎。 最近, 她從網上看到在床上或地上練跪爬活動每天半小時, 可以治療此病, 為此她堅持了大半月, 但疼痛不僅不緩解, 連走路也有些困難。 骨科醫生檢查后, 又結合她的X線片, 顯示骨質退化增生, 診斷為重度骨關節炎。 醫生告訴她, 練跪爬鍛煉并不好, 不僅治不了病, 可能還會傷害膝關節。

爬行鍛煉的來源

爬行健身起源于網絡上一些“健身達人”的言傳身教,

是一種模仿四肢爬行動物行走的方法。 其方法主要分跪爬和手足爬兩種姿勢, 跪爬是以兩手著地, 手膝交替依次爬行的方法, 兩膝須著地;而手足爬是以兩手和兩腳著地, 手足交替依次爬行的方法, 膝關節不著地, 但需要屈曲。 據網上介紹長期練此法, 不僅可強身健體, 還可治療許多疾病, 如膝關節增生、關節積液、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等。

骨關節炎病因多

膝骨關節炎并非簡單的血液循環不足或缺乏運動等所致。 許多研究發現, 該病是指由多種因素引起關節軟骨纖維化、皸裂、潰瘍、脫失而導致的以關節疾病為主要癥狀的退行性疾病。 病因較復雜且尚不明確, 其發生與年齡、肥胖、炎癥、創傷及遺傳因素等有關。

好發于中老年人群, 發病率高, 65歲以上的人群50%以上為骨關節炎患者, 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及壓痛、關節活動受限、關節變形、大腿肌肉萎縮, X線檢查可顯示骨關節增生、長骨刺。

爬行鍛煉要慎用

膝關節爬行鍛煉雖然手腳并用, 分擔了部分體重, 看似不像站立行走那樣受力大, 但都離不開膝關節屈曲受力的動作。 畢竟人和動物有區別, 人體雙下肢較長, 在爬行時膝關節要屈曲, 不可能伸直行走, 由于膝屈曲時, 膝前方韌帶被動牽拉, 髕骨(俗稱膝蓋骨)與股骨關節面緊密緊貼, 形成了一個受力的支點, 使局部又產生了很大的壓應力, 相當于做全蹲或半蹲的姿勢, 這對軟骨有摩擦和磨損, 很容易產生缺血、變性、炎癥,

加劇軟骨退化。 因此, 爬行鍛煉對正常人健身可能有一定益處, 可改善頸腰部椎間盤受力, 緩解肌肉韌帶的緊張, 從而預防腰背部肌肉勞損, 但對骨關節炎患者的軟骨有一定傷害。 田阿姨的膝關節本來不好, 跪爬鍛煉則進一步加劇膝關節的勞損, 導致疼痛無力, 病情加重。

功能鍛煉須練肌肉

功能鍛煉該練啥?功能鍛煉或運動療法對骨關節炎患者非常有用, 不少中老年人患病由于關節疼痛, 大腿肌肉萎縮, 走路更少了, 上下樓很困難。 研究發現, 由于膝骨關節炎患者的屈膝、伸膝肌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從而降低了膝關節的穩定性。 如果能持之以恒進行大腿股四頭肌等長收縮練習和直腿抬高鍛煉, 可大大增強大腿股四頭肌張力,

從而增加關節穩定性。 因此, 功能鍛煉應著眼于肌肉力量的恢復。

防治與功能鍛煉應結合

膝骨關節炎屬于“膝痹”, 采用中醫治療有良效。 患者日常要注意保護膝關節, 避免關節過度運動、扭傷、受風寒等。 此外, 不妨進行以下方法進行自我功能鍛煉:①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鍛煉, 即膝關節半屈曲位用力伸直下肢;②直腿抬高鍛煉, 可在睡前或起床時交替練習, 先抬高10秒鐘, 再放下休息5秒鐘;③股內側肌鍛煉, 方法是:坐位, 雙下肢伸直, 雙膝中間放一枕, 雙足并齊, 雙膝用力夾緊軟枕。 每種方法, 每日2次, 每次15~20次。 只有防治配合功能鍛煉,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田阿姨在醫生指導下, 采用中醫針灸、電磁療、中藥熏洗治療,

配合股四頭肌自我功能鍛煉, 并盡量節省關節使用, 預防風寒。 兩周后門診復查, 膝關節也不痛了, 感覺比過去走路腿上有勁了。 (郭仲華)

[ 責編:王卓 ]